时间: 2025-04-22 16:01:1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2 16:01:11
昨夜谁为吴会吟,风生万壑振空林。
龙惊不敢水中卧,猿啸时闻岩下音。
我宿黄山碧溪月,听之却罢松间琴。
朝来果是沧洲逸,酤酒醍盘饭霜栗。
半酣更发江海声,客愁顿向杯中失。
昨夜是谁在吴地吟唱?微风在山谷间回荡,摇动了空中的林木。
龙在水中惊恐得不敢安然入睡,猿猴的啼叫时而传来,回响在岩石下。
我在黄山的碧溪旁住宿,听着这些声音,不禁停下了松间的琴声。
早晨醒来,果然是沧洲的逸趣,酒醉后品尝酒和霜栗。
微醺之中,江海的声音更为响亮,客人的愁绪顿时在酒杯中消失。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生动的意象,展现了诗人李白在黄山夜宿时的感受。开头的“昨夜谁为吴会吟”引入了一个神秘的夜晚,诗人被吴地的吟唱所吸引,仿佛置身于一幅生动的画卷中。接着,诗中提到“风生万壑振空林”,让人感受到自然风光的壮丽与生机。在“龙惊不敢水中卧,猿啸时闻岩下音”中,诗人用龙和猿的反应来传达自然界的灵动与生气,仿佛周围的一切都在响应这首歌谣。
随着诗歌的推进,诗人从外界的声音转向内心的感受,在“我宿黄山碧溪月,听之却罢松间琴”中,诗人放下了琴声,选择去倾听自然的韵律,这是一种对生活的淡泊与顺应。最后几句则是对人生的感慨,诗人醉酒后享受美食,酒醉中放声高歌,忘却了愁苦,表现出一种洒脱的生活态度。
整首诗充满了对自然的热爱,对生活的享受,以及对人生哲学的思考,让读者感受到诗人李白那种洒脱不羁的个性,和他在自然与人生交织的瞬间所产生的深刻感悟。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这首诗表达了李白在自然美景中的畅快心情,以及他对生活的自由态度,反映了他对人生的思索与感悟。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龙惊”指的是什么?
A. 水中的生物
B. 天上的飞鸟
C. 山中的猛兽
D. 地下的虫蚁
“我宿黄山碧溪月”的意境是什么?
A. 忧愁
B. 宁静
C. 动荡
D. 冷漠
诗中使用了哪种修辞手法来增强表现力?
A. 排比
B. 拟人
C. 夸张
D. 对比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