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2:10:5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2:10:58
上巳日祓禊渭滨应制
作者: 沈佺期 〔唐代〕
宝马香车清渭滨,
红桃碧柳禊堂春。
皇情尚忆垂竿佐,
天祚先呈捧剑人。
在清澈的渭水边,宝马香车相伴而行;
春日的禊堂里,红桃花映衬着碧绿的柳树。
皇帝的情怀仍然记得在河边垂钓的佐辅;
天子赐予的恩泽,先前就已经呈现给捧剑之人。
作者介绍: 沈佺期(约720-785年),唐代诗人,字景仁,号云阳,晚号“山人”。他以五言绝句和律诗著称,作品清新自然,富有情趣。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上巳节,正值春暖花开的时节,诗人通过对春日景象的描绘,表达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朝廷的思考,映射出当时社会的繁荣与诗人内心的感受。
这首诗描绘了上巳节的盛大场景,展现了诗人对春天的热爱与对朝廷生活的思考。开篇以“宝马香车清渭滨”引入,奠定了华丽的背景,宝马和香车象征了王公贵族的奢华生活,与“清渭滨”的自然景观形成鲜明对比,表现了自然与人文的和谐共存。接着,诗人描绘了“红桃碧柳”的春日美景,生动地表现了节日的欢愉与生机勃勃的气氛。
后两句则引向更深层的思考,提到皇帝的情怀与对辅佐者的怀念,似乎在表达对朝政的关心和对历史的回顾。“天祚先呈捧剑人”可理解为对功臣的赞颂,强调了国家的繁荣与英雄的贡献,暗示着对未来的期许与祝福。整首诗在描写生动的春日场景的同时,融入了对历史的思考,展示了诗人对政局的敏锐洞察与深刻情感。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歌整体展现了对春天的赞美,结合历史与现实的思考,表达了对国家繁荣与人间美好的向往。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上巳节主要是为了祓除什么?
A. 厄运
B. 疾病
C. 灾难
D. 以上皆是
“红桃碧柳”中,红桃代表什么?
A. 冬天
B. 春天
C. 秋天
D. 夏天
诗中提到的“捧剑人”可能指的是哪类人?
A. 商人
B. 农民
C. 武将或侍卫
D. 文人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