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11:36:2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11:36:20
入鬼门关
沈佺期 〔唐代〕
昔传瘴江路,今到鬼门关。
土地无人老,流移几客还。
自从别京洛,颓鬓与衰颜。
夕宿含沙里,晨行冈路间。
马危千仞谷,舟险万重湾。
问我投何地,西南尽百蛮。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从瘴江之路来到鬼门关的情景。过去这里传说是瘴气弥漫的地方,如今已来到鬼门关。这里的土地上没有老人,流动的旅客又回到这里。从离开京城洛阳以来,诗人的头发已变得斑白,面容也衰老。夜晚宿在含沙的地方,清晨在山冈的路上行走。马匹在千丈深谷中行走危险,船只在万重湾中航行也极其艰险。我在这里问自己要去哪里,西南方尽是蛮族的领地。
沈佺期是唐代著名的诗人,生于公元749年,卒于公元805年。他以清新自然、意境深远的诗风而著称,尤其擅长描绘自然景色和人生感悟。
这首诗可能创作于诗人远行途中,表达了他对旅途艰难和人生无常的感慨。唐代时期,社会动荡,文化交流频繁,诗人常常在游历中反思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入鬼门关》以直白的语言和生动的意象描绘了诗人旅途中的艰险与孤独。诗中通过对比昔日和如今的景象,展现了历经岁月沧桑后的无奈和苍凉。每一句都透出诗人对生命无常的感慨,尤其是“颓鬓与衰颜”,不仅反映了个人的衰老,也象征着历史的变迁与文化的流失。
诗歌的结构紧凑,前四句通过对比展示旅途的艰难,后两句则通过自问自答的方式,引发对未来的思考。西南的“百蛮”更是象征着未知和危险,构成了对故乡的怀念和对未来的迷茫。沈佺期以细腻的笔触,将旅途的种种苦涩与生死关口的沉重感融入诗中,使整首诗充满了哲理与情感的深度。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生命无常的感悟,以及对旅途艰辛的深刻反思。诗人通过对个人经历的描绘,传达出对人生旅途的思考与感慨,表现出一种对未来命运的迷茫与不安。
诗中提到的“瘴江”指的是?
A. 一条美丽的河流
B. 充满瘴气的危险河流
C. 一条和平的水道
D. 一个繁华的集市
诗人离开京城后感到怎样?
A. 充满活力
B. 生活愉快
C. 苍老与疲惫
D. 无忧无虑
“西南尽百蛮”中的“百蛮”指的是?
A. 友好的民族
B. 繁荣的城市
C. 少数民族
D. 著名的山脉
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