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0 06:04:2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0 06:04:21
延平门高斋亭子应岐王教
张谔 〔唐代〕
花源药屿凤城西,
翠幕纱窗莺乱啼。
昨夜蒲萄初上架,
今朝杨柳半垂堤。
片片仙云来渡水,
双双燕子共衔泥。
请语东风催后骑,
并将歌舞向前谿。
在凤城西边的花源药屿,翠绿色的帷幕和纱窗前,黄莺在此欢快地鸣叫。昨夜葡萄刚刚爬上架子,今晨杨柳已经半垂于堤岸。片片仙云在水面上漂浮,双双燕子正在一起衔泥。请告诉东风催促后面的骑士们,并把歌舞送到前面的溪边。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这首诗中提到的“东风”常用于描绘春天的到来和万物复苏,是中国古代诗歌中常见的意象。诗人在这里借用东风来催促骑士,寓意希望与生机。
作者介绍:
张谔,唐代诗人,生平事迹不详,但其作品多以自然景色及人文情怀为主,风格清新自然。他的诗歌表达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美的向往。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诗人身处的某个风景优美的地方,表达了对春天的赞美以及对生活的热情,可能与当时的社会环境、节庆活动有关。
这首诗描绘了春天的美丽景象,渗透着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深切感受。开头两句描绘了优美的环境,花源药屿和凤城西的自然景色,给人一种如诗如画的感受。接下来的两句通过描写葡萄和杨柳,展现了春天的生机与活力,象征着丰收与希望。诗中“片片仙云”和“双双燕子”的意象,进一步营造了一个生动的春日画面,让人仿佛置身其中,感受到春风的温暖与生机。最后两句借助东风来催促骑士,表达了对未来的期待与向往,以及对歌舞生活的渴望。这首诗整体结构紧凑,意象丰富,情感真挚,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敏锐观察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表达了对春天的赞美,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期待,情感真挚,意境优美。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东风”象征什么?
A. 冬天
B. 春天
C. 夏天
诗中“昨夜蒲萄初上架”表达了什么意象?
A. 生命的消逝
B. 春天的生机与丰收
C. 秋天的凋零
整首诗的情感基调是什么?
A. 悲伤
B. 欢乐与期待
C. 失落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