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00:23:3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00:23:36
我本汉家子,早入深宫里。
远嫁单于国,惟悴无复理。
穹庐为室旃为墙,胡尘暗天道路长。
去住彼此无消息,明明汉月空相识。
死生难有却回身,不忍回看旧写真。
玉颜不是黄金少,爱把丹青错画人。
朝为汉宫妃,暮作胡地妾。
独留青冢向黄昏,颜色如花命如叶。
我本是汉朝的子弟,早早便进入深宫之中。
远嫁给单于国,心中惆怅却无处诉说。
用穹庐作房子,帐篷作墙壁,胡人的尘埃遮蔽了天空,漫漫长路无尽头。
你我之间早已失去消息,明亮的汉月却依旧与我相识。
生死难以相见,但我却无法回头,只能不忍心再看那旧时的照片。
我的容颜并非比黄金少,偏偏让画师错把人画了。
早晨我还是汉宫的妃子,傍晚却成了胡地的妾侍。
独自一人留下青冢,迎着黄昏,容颜如花,命运如叶。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王安石(1021年-1086年),字介甫,号半山,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他以其深厚的诗词功底和改革思想而闻名,倡导变法,致力于国家富强。
创作背景
《明妃曲》创作于王安石的中晚年,正值他经历政治挫折、国事艰难之际。诗中反映了他对历史上汉朝公主远嫁匈奴的思考,抒发了对国家和个人命运的深切感慨。
《明妃曲》是王安石的一首感人至深的诗,诗中以汉家公主的悲惨遭遇为线索,揭示了古代女性在婚姻和政治之间的无奈与悲哀。开篇的“我本汉家子”直白而有力,迅速引导读者进入情境,接着通过“远嫁单于国”表现出公主的身不由己和深重的离愁。诗中运用穹庐、胡尘等意象,描绘了异乡的孤独与煎熬。
其次,诗中表现了时间的无情与人情的冷淡,“去住彼此无消息”,展现了两地相隔的无奈,情感深邃而凄凉。最后两句,公主的命运从汉宫妃转变为胡地妾,象征着女性地位的悲惨变化,反映了古代社会对女性的压迫与不公。
整首诗在语言上简洁而富有音乐感,情感真挚而细腻,体现了王安石作为诗人的深厚功力及对社会现实的敏锐洞察。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古代女性命运的悲叹,反映了王安石对社会现象的深刻思考,表达了他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无奈。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明妃曲》的作者是谁?
A. 李白
B. 王安石
C. 杜甫
诗中提到的“单于国”指的是哪个民族?
A. 匈奴
B. 鲜卑
C. 阴山
诗中“玉颜不是黄金少”的意思是?
A. 容颜不如黄金
B. 容颜与黄金无关
C. 容颜不比黄金差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