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8 23:21:0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8 23:21:05
书静照禅师塔
王安石
简老已归黄土陌,
渊师今作白头翁。
百忧三十余年事,
陈迹山林草野中。
简老已经归入黄土,渊师如今也变成了白头翁。经历了三十多年的种种忧愁,往事已化为陈迹,留在山林和草野之间。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号半山,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是“变法派”的代表人物。他的诗词以清新、明快著称,常常融入哲理和深刻的社会思考。
创作背景: 《书静照禅师塔》写于王安石晚年,反映了他对生死、友人逝去的感慨以及对人生的思考。在经历了政治风波与个人磨难后,王安石的诗作中充满了对时间流逝的无奈与反思。
《书静照禅师塔》以简洁的笔触,表达了作者对逝去友人的怀念以及对自己人生经历的深刻反思。诗的开头,王安石以“简老已归黄土陌”引出主题,直接而沉重地提到已故的友人,给人一种凄凉的感觉。在这里,黄土象征着死亡,是最终的归宿,令人感到无奈。
接着,诗中提到“渊师今作白头翁”,不仅是在回忆逝去的友人,更进一步反映了时间的无情。渊师的白发象征着岁月的流逝,岁月在我们身上留下的痕迹,令人感慨万千。
“百忧三十余年事”则是作者对自己人生的总结,三十余年的忧愁和烦恼似乎在这一句中得到了凝聚。往事如烟,已然化为“陈迹”,这些往事或许是王安石在官场上的起伏,或许是他对理想和现实的冲突,亦或是对友人离去的痛苦。
最后,“山林草野”则是对宁静与安详的向往,仿佛在说,尽管经历了风雨,最终还是要归于自然。整首诗文字简练,却意蕴深远,展现了王安石深刻的哲思和对人生的深切感悟。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友人亡故的回忆,表达了对生死的思考,以及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展现了作者对时间流逝的无奈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王安石在诗中提到的“简老”指的是谁?
“百忧三十余年事”意指什么?
诗中提到的“黄土陌”象征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