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10:46:0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10:46:04
七月热,如焚复似烹。
炼成女娲石,烈甚祖龙坑。
月窟难梯上,天河莫挽倾。
黄昏一阵雨,高枕听韶声。
七月的热气,像火焰一样灼烧,又像在煮沸一般。
就像炼成女娲所用的石头,热度比祖龙的坑还要猛烈。
月宫的梯子难以攀登,天河的水流也无法挽回倾斜。
黄昏时分下了一阵雨,躺在床上静听雨声带来的乐曲。
作者介绍: 刘克庄,字仲明,号逸舟,宋代诗人,生于1127年,卒于1180年。他以词、诗闻名,风格清新,情感细腻,常表现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刘克庄生活在南宋时期,政治动荡,社会动乱使他的诗歌中多了一份对人生苦短的感慨。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夏末秋初之际,正值气候炎热的季节,诗人在感受高温的同时,也反映了内心对自然和生活的思考,表达了对生活的无奈和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秋暑》这首诗以七月的炎热为起点,生动地描绘了一个酷暑难耐的场景。开篇的“七月热,如焚复似烹”,用火焰和煮沸的比喻,生动传达了夏季的炙热。这种极端的气候让人感到窒息,仿佛连天地的温度都在不断升高。
诗中提到的“女娲石”和“祖龙坑”,不仅增添了神秘色彩,也象征着人类在自然面前的渺小与无力。当诗人提到“月窟难梯上,天河莫挽倾”,则从另一个角度表现了对理想和美好生活的渴望,却又因现实的无情而感到无奈与惋惜。
最后,“黄昏一阵雨,高枕听韶声”,在炎热的气候中,一场突如其来的雨就像是天赐的恩惠,带来一丝清凉。此时,诗人躺在床上,享受着雨声的乐曲,仿佛将烦恼抛诸脑后,体味着生活中的小确幸。
整首诗情感丰富,意象鲜明,体现了诗人对自然与人生的深刻思考,恰如其分地将夏日的酷热与内心的渴望结合在一起。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歌通过描绘炎热的夏季,表达了对自然的感慨和对生活的深入思考,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理想与现实之间矛盾的深刻理解。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女娲石”象征什么?
诗的最后一句“高枕听韶声”表达了什么情感?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