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09:20:0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9:20:00
贺毕翰林
作者: 王禹偁 〔宋代〕
闻步花砖喜复悲,所悲君较十年迟。
银台晓入批丹诏,铜镜秋开镊白髭。
宫锦细袍宣与着,内闲骄马赐来骑。
家门记得咸通事,莫忘论兵夜召时。
闻到你步入花砖铺就的庭院,我既感到喜悦又感到悲伤;悲伤的是你比我晚了十年才取得功名。
早晨的银台上,你接受了皇帝的诏书,秋日的铜镜里,你开始剃除白须。
宫中精美的锦袍,你已经穿上了,闲暇时你骑着赐予你的骄马。
我家门口依然记得咸通年间的往事,别忘了当年夜里被召唤讨论军事的情景。
作者介绍:王禹偁(约1041—1110),字伯庸,号白云,宋代著名诗人、政治家。王禹偁以其清新脱俗的诗风和词句的工整见长,作品多表现对人生的思考和对身世的感慨。
创作背景:这首诗写于王禹偁为送别好友毕翰林时,表达了对友人迟到功名的感慨以及对昔日友谊的怀念,反映了作者对人生际遇的思考。
《贺毕翰林》是一首情感丰富的诗作,展现了王禹偁对友人升迁的祝贺,同时又流露出对时间流逝和人生无常的深刻感悟。诗的开头“闻步花砖喜复悲”,以“喜”与“悲”形成鲜明对比,表达了复杂的情感。虽然友人毕翰林终于入仕,获得了应有的荣誉,但王禹偁心中却有着难以言说的惋惜,惋惜于友人来得“十年迟”,不仅反映了对友人命运的感慨,也折射出诗人自身对时光流逝的无奈。
接着,诗中提到的“银台晓入批丹诏”与“铜镜秋开镊白髭”,描绘出友人被授予权力的喜悦及其外貌上的变化,暗含时间的流逝与个人风采的褪色。这种细腻的描写,表现了对人际关系的深刻理解与关心。
最后两句“家门记得咸通事,莫忘论兵夜召时”则是对友谊的召唤,提醒毕翰林不要忘记当年共谋大业的情景,再次强调了时间的珍贵与友谊的深厚。这首诗不仅是对友人的祝贺,也是对人生哲理的深思,展示了王禹偁作为诗人的深厚情感与高超技艺。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全诗围绕友人升迁而展现出的喜悦与惋惜,反映了作者对时间流逝和人生际遇的思考,同时表达了对友谊的珍视。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王禹偁的《贺毕翰林》主要表达了对哪位朋友的感慨?
A. 王安石
B. 毕翰林
C. 苏轼
D. 李白
诗中提到的“银台”象征着什么?
A. 财富
B. 权力
C. 美貌
D. 温暖
诗的情感基调是?
A. 绝望
B. 喜悦
C. 复杂
D. 平静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可以将王禹偁的《贺毕翰林》与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进行比较,探讨两者在表达友谊与人生感慨方面的异同。王勃的诗歌更强调对友人的离别与未来的祝福,而王禹偁则在祝贺中流露出对时间流逝的惋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