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和杨廷秀游蒲涧之什》

时间: 2025-05-09 18:11:55

诗句

我来戏作南海游,两惊落叶鸣新秋。

文书暇日得胜侣,登临清赏追遨头。

万壑争流如爪裂,天公幻出神仙窟。

岩前滴水七月寒,岩下飞涛四时雪。

要当蹑履携枯藤,跻攀石磴褰裳行。

勿令俗物败人意,暂止喝道听松声。

安期已去宁复见,井灶漫传丹九转。

尚余玉舄在人间,特特追寻不辞远。

脚力已尽病莫兴,好山无穷相送迎。

山林钟鼎虽异趣,嵌崎荦确皆劳生。

更上危楼临峭壁,时见疏林鸟飞白。

一峰突兀郁相望,万顷沧波湛空碧。

此身疑是在蓬壶,下瞰城郭如盘盂。

恨无诗才可八斗,领略群山但卮酒。

人生上寿不百年,白云驾我我即仙。

从此去天只尺五,俯仰人间自今古。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9 18:11:55

原文展示

《和杨廷秀游蒲涧之什》
作者:蔡戡

我来戏作南海游,两惊落叶鸣新秋。
文书暇日得胜侣,登临清赏追遨头。
万壑争流如爪裂,天公幻出神仙窟。
岩前滴水七月寒,岩下飞涛四时雪。
要当蹑履携枯藤,跻攀石磴褰裳行。
勿令俗物败人意,暂止喝道听松声。
安期已去宁复见,井灶漫传丹九转。
尚余玉舄在人间,特特追寻不辞远。
脚力已尽病莫兴,好山无穷相送迎。
山林钟鼎虽异趣,嵌崎荦确皆劳生。
更上危楼临峭壁,时见疏林鸟飞白。
一峰突兀郁相望,万顷沧波湛空碧。
此身疑是在蓬壶,下瞰城郭如盘盂。
恨无诗才可八斗,领略群山但卮酒。
人生上寿不百年,白云驾我我即仙。
从此去天只尺五,俯仰人间自今古。

白话文翻译

我来到南海游玩,惊起两片落叶,声声响亮传入新秋。
悠闲的日子里,我得到了志同道合的朋友,登高赏景,追寻那清逸的乐趣。
万壑奔流,宛如爪子撕裂,天公幻化出神仙的洞府。
岩石前滴下的水,七月时依然冰冷,岩石下飞溅的浪涛,四季如雪。
我想携着枯藤轻步而行,登上石磴,掀起衣袂。
不要让世俗的事物败坏人的心意,暂时停下脚步,聆听松声。
安期真人已经远去,不再相见,井灶间传说着丹药的神奇。
仍然有玉舄在世间,特意追寻,愿意不辞辛苦。
脚力已尽,病痛无力,山的美景无穷无尽,恭迎我到来。
虽然山林钟鼎各有趣味,嵌岩崎岖皆是为生所苦。
更上一层楼,临近陡峭的悬崖,时而见到稀疏的树林中白鸟飞翔。
一座高峰突兀挺立,万顷的沧波在空中碧蓝如洗。
我似乎置身于蓬莱仙境,俯瞰城市如同盘盂。
遗憾的是我没有八斗的才华,领略群山只能借酒消愁。
人生的寿命不足百年,白云载着我,我便是仙。
从此去天边不过尺五,俯仰人间,自古至今。

注释

  1. 南海:指代南方的海域,象征着美好的景致与自由的心情。
  2. 文书暇日:闲暇的日子中,得到了志同道合的朋友。
  3. 万壑争流:山谷间的流水奔腾而下,形象生动。
  4. 安期:指道教传说中的安期真人,象征长生不老。
  5. 八斗:形容诗才极高,源于对陶渊明的赞美。
  6. 蓬壶:神话中的仙境,象征着理想的生活。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蔡戡,宋代诗人,生平事迹较少,作品多以山水田园诗为主,体现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人生的感悟。他擅长描绘自然景色,并常融入个人情感,诗风清新自然,富有哲理。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蔡戡与友人杨廷秀游历蒲涧时,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对人生短暂的感慨。诗中既有对山川风光的细致描绘,也流露出一丝对理想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清新自然的语言描绘了蒲涧的山水美景,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开头部分,诗人通过“我来戏作南海游”,引出游览的主题,接着用“惊落叶鸣新秋”展现时节的变化,给人以感官的冲击。诗中多处运用了生动的比喻,如“万壑争流如爪裂”,“天公幻出神仙窟”,这些形象的描绘使自然景观更加生动,也突显了诗人与自然的深厚联系。

随着诗的展开,诗人从自然景观的描写逐渐转向对人生的感慨,特别是在“恨无诗才可八斗,领略群山但卮酒”一句,表达出对于自身才华的无奈和对理想生活的追求。诗的后半部分,诗人提到“人生上寿不百年”,反映了对生命短暂的深思,最终在“俯仰人间自今古”中,似乎达到了一种哲理的领悟,超越了时间的界限。

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通过对自然的细腻描绘与对人生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与对理想的追求,令人心生向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我来戏作南海游:我来到南方的海边游玩。
  2. 两惊落叶鸣新秋:惊起了两片落叶,响声传来,表明新秋已至。
  3. 文书暇日得胜侣:在闲暇的日子里,得到了志同道合的朋友。
  4. 登临清赏追遨头:一起登高望远,享受清幽的美景。
  5. 万壑争流如爪裂:山谷间的流水奔腾而下,宛如爪子撕裂。
  6. 天公幻出神仙窟:天空的神奇变化仿佛出现了神仙的洞府。
  7. 岩前滴水七月寒:岩石前滴水,七月时依然清凉。
  8. 岩下飞涛四时雪:岩石下的波涛四季如雪,气势壮观。

修辞手法

  1. 比喻:如“万壑争流如爪裂”,将奔流的水比作撕裂的爪子,形象生动。
  2. 拟人:如“天公幻出神仙窟”,赋予自然以人的特性,增强了诗的表现力。
  3. 对仗:全诗多处使用对仗工整的句式,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是表达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对人生短暂的思考。通过描绘山水之美,表现了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同时也流露出对自我能力的无奈与对生命意义的深刻反思。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南海:象征自由与美好生活的向往。
  2. 万壑:代表大自然的壮丽,生动展现山水的气势。
  3. 神仙窟:象征理想的境界和长生不老的追求。
  4. 玉舄:象征高贵与理想,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神仙窟”象征什么?

    • A. 自然的美好
    • B. 理想的境界
    • C. 友情的珍贵
    • D. 生命的短暂
  2. 诗人对自己才华的感慨是通过哪个句子表达的?

    • A. “我来戏作南海游”
    • B. “恨无诗才可八斗”
    • C. “人生上寿不百年”
    • D. “脚力已尽病莫兴”

答案

  1. B. 理想的境界
  2. B. “恨无诗才可八斗”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山中问答》 by 王维:同样表现了对自然的热爱和人生哲理的思考。
  • 《静夜思》 by 李白:通过简单的意象表达对故乡的思念,反映出人生的感慨。

诗词对比

  • 蔡戡的《和杨廷秀游蒲涧之什》王维的《山中问答》都以自然为题材,但蔡戡更侧重于描绘壮丽的山水景象,而王维则更注重内心的宁静与思考,二者在表现形式和情感基调上各有千秋。

参考资料

  1. 《宋代诗人研究》 - 探讨宋代诗人的生平与作品。
  2. 《古诗词鉴赏》 - 介绍古代诗词的鉴赏技巧与方法。

相关诗句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献制诰杨舍人 所知从事近藩偶有怀寄 峡中尝茶 舟行 长江县经贾岛墓 寄左省张起居 荆渚八月十五夜值雨寄同年李屿 蜀中赏海棠 山鸟 短褐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憋气窝火 恨毒 立刀旁的字 临文不讳 高爵厚禄 万丈高楼平地起 刀字旁的字 雨字头的字 第四个字是事的成语大全_含事字的四字成语解析 子字旁的字 安家落户 大才榱槃 骄主 人去楼空 大字旁的字 茓子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