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出塞曲二首 其二》

时间: 2025-05-03 21:52:34

诗句

边城雪初下,都护远从戎。

长驱十万众,直赴青海东。

并抚如霜剑,齐弯似月弓。

兵威连杀气,耿耿贯长虹。

本为怀恩苦,宁知岁月终。

生平暮勋伐,麟阁待书功。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21:52:34

原文展示:

边城雪初下,都护远从戎。长驱十万众,直赴青海东。
并抚如霜剑,齐弯似月弓。兵威连杀气,耿耿贯长虹。
本为怀恩苦,宁知岁月终。生平暮勋伐,麟阁待书功。

白话文翻译:

在边城雪花刚刚落下的时节,远在边疆的都护将军率领军队出征。
大军浩浩荡荡,直奔青海的东方。
他们手中的刀剑如霜般寒冷,弯曲得像明亮的月弓。
军威所至,杀气弥漫,宛如长虹贯穿天际。
本是为了报恩而出征,哪里知道岁月已然无情。
一生的功勋与荣耀,最终仍然要等着被书写在麟阁之上。

注释:

  • 边城:边境的城镇,指战争的前线。
  • 都护:古代对边防军事首长的称谓。
  • 长驱:长途奔袭,形容军队行军迅速。
  • 青海:青海省,位于中国西北部,历史上是边疆重地。
  • 霜剑:形容兵器的寒冷,暗示其锋利。
  • 月弓:月亮的弓形,形容兵器弯曲如弓。
  • 兵威:军队的威势。
  • 杀气:战斗时的气氛,带有威胁。
  • 耿耿贯长虹:形容气势磅礴,像长虹一样贯穿天空。
  • 麟阁:古代的文人集会之所,象征功勋被记载的地方。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卢龙云,明代诗人,生平事迹不详,但其作品多反映出对边疆生活的关注及对战争的思考。其诗风多以豪放、苍凉见长,常表达对国家和民族的深切关怀。

创作背景:

《出塞曲二首》是诗人对边疆战争的感慨和思考。明代时期,边疆局势动荡,战事频繁,诗人在此背景下,既描绘了征战的壮丽场面,也流露出对人生无常、功名难得的深思。

诗歌鉴赏:

《出塞曲二首 其二》通过壮丽的场景和深刻的情感,展现了边塞军人的豪情与苦闷。开头的“边城雪初下”便为全诗定下了一个孤寂、寒冷的基调,给人以身临其境的感觉。接着,诗人描绘了都护将军率领大军出征的壮观场景,"长驱十万众"体现了军队的庞大和气势,"直赴青海东"则指向了目标明确的征途。

在意象上,诗中“霜剑”和“月弓”不仅描绘了武器的特征,也暗示了战争的冷酷与残忍。接下来的“兵威连杀气”则进一步强调了战斗的紧迫与危险。而“耿耿贯长虹”则形成了视觉上的冲击力,突显了战争带来的杀气与威慑力。

然而,随着诗意的深入,作者的思考转向了人生的无常:“本为怀恩苦,宁知岁月终。”这里,诗人表达了自己的困惑与无奈,原本出征是为了报恩,但却未曾想到会迎来岁月的无情流逝。最后一句“生平暮勋伐,麟阁待书功”则更是对功名的感慨,军人的牺牲与努力,最终却要等待后人的评价,这无疑是对功名与人生意义的深刻反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边城雪初下:描绘了边城的寒冷场景,为全诗营造了大气氛。
  2. 都护远从戎:说明了都护将军的职责与使命,强调了他的远征。
  3. 长驱十万众:突出军队的规模与气势,增强了场面的宏伟感。
  4. 直赴青海东:明确了出征的方向,象征着目标的坚定。
  5. 并抚如霜剑,齐弯似月弓:通过比喻增强武器的形象感,暗示战争的残酷。
  6. 兵威连杀气,耿耿贯长虹:形象地展现了战争的威严与紧迫感。
  7. 本为怀恩苦,宁知岁月终:流露出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反思出征的意义。
  8. 生平暮勋伐,麟阁待书功:对功名的思考,表达了对历史评价的期待。

修辞手法:

  • 比喻:如“霜剑”“月弓”,通过形象化的比喻增强了诗的表现力。
  • 对仗:全诗整体结构工整,增强了韵律感。
  • 夸张:如“十万众”,反映了军队的庞大与气势。

主题思想:

全诗通过对边疆战争的描绘,表达了对国家和民族命运的深切关怀,同时流露出对个人功名与人生意义的深刻思考,反映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无奈。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边城:象征着战争的前线,也代表了孤独和艰辛。
  • 霜剑:象征武器的冷酷与无情,暗示战争的残酷。
  • 月弓:象征力量与美,暗示武器的威力与优雅。
  • 长虹:象征着力量与气势,暗示战争的震撼。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都护”指的是: A. 边防军事首长
    B. 文人
    C. 商人
    D. 官员

  2. “长驱十万众”中的“十万众”指的是: A. 兵员数量
    B. 兵员的实力
    C. 兵员的士气
    D. 兵员的经验

  3. 诗中表达的主要情感是: A. 喜悦
    B. 失落与无奈
    C. 愤怒
    D. 幸福

答案:

  1. A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昌龄《出塞》
  • 高适《别董大》
  • 李白《侠客行》

诗词对比:

可以将卢龙云的《出塞曲二首 其二》与王昌龄的《出塞》进行比较,二者同样描绘了边疆战争的景象,但卢龙云更强调个人的反思与无奈,而王昌龄则更多地表现了豪情与壮志。通过对比,可以更深刻地理解边疆诗歌中所蕴含的情感与思想。

参考资料:

  • 《明代诗词选》
  • 《中国古代诗歌概论》
  • 《边塞诗研究》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送刘三复郎中赴阙 旅情 过鲍溶宅有感 三川驿伏览座主舍人留题 题吴兴消暑楼十二韵 斫竹 访许颜 早秋客舍 春日言怀寄虢州李常侍十韵 逢故人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纺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金字旁的字 返朴归真 平澹无奇 恶林 指日可下 颛命 迍贱 小字头的字 心字底的字 匸字旁的字 奸渠必剪 肀字旁的字 内城京靴 敢不承命 耾耾雷声,回穴错迕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