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5 22:57:2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5 22:57:22
韶濩无声郑衔淫,纪纲条理杳难寻。虽然古乐非今乐,又与民同无古今。
乐声悠扬的韶乐和沉静的濩水,郑国的乐器也显得淫靡,古代的规范和条理已经难以寻觅。虽说古代的音乐与现代的音乐不同,但它们与人民的生活没有古今之分。
作者介绍:陈普,宋代诗人,生于南宋时期,创作多以抒情和描写社会为主,常表达对古代文化的怀念与思考。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宋代,正值社会变迁、文化交流频繁的时期,诗人通过对古乐与今乐的对比,反映出对音乐变迁的思考以及对传统文化的关注。
这首诗在形式上简练,意境却深远。诗人通过对古乐与今乐的对比,探讨了音乐在历史中的传承与变化。开篇以“韶濩无声郑衔淫”引入,描绘了古乐的消逝与现代乐器的浮华,给人以一种音乐的失落感。接着提到“纪纲条理杳难寻”,表达了对古代规范的追忆和现实的无奈。最后一句“又与民同无古今”则是一种哲学上的思考,强调音乐作为文化的载体,与普通民众的生活息息相关,不应被时代所隔离。
整首诗的情感基调充满了对历史的反思与对传统的珍视,同时也隐含了对现代社会文化现象的批判。诗人在古今音乐的对比中,展现了一种怀旧与坚持的情怀,反映出文化传承的重要性。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探讨了传统音乐与现代音乐的差异,反映了对古代文化的怀念与对现代社会音乐现象的批判,强调了音乐在民众生活中的重要性。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韶濩”代表什么?
诗人认为古乐与今乐的区别体现在哪里?
“纪纲条理杳难寻”意味着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