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5:37:1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5:37:19
和李致政花石山诗
作者: 魏了翁 〔宋代〕
春风挽征衣,淑景荐莲实。
山中之奇观,变态纷襞积。
或划然以舒,或蒙然以密。
或妩如修眉,或突如巨迹。
或鸷鸟将搏,或游龙偕出。
一目百奇怪,随景发诗癖。
江山昔岂无,万古阅閒寂。
而独陈於今,涸我风月笔。
便如遗俗士,高卧天一壁。
人知匪自南,不知亦奚恤。
春风轻轻地拂动着征衣,温暖的景色中莲花的果实悄然绽放。
山中奇妙的景观,变化多端,层叠而积。
有的清晰可见,有的则密密遮掩。
有的如同修长的眉毛妩媚动人,有的则如同巨大的遗迹突现。
有的像猛禽将要捕食,有的如同游龙自在飞出。
一眼望去,尽是奇异,随景而发作诗的癖好。
江山昔日难道没有,这万古以来的静寂。
但如今却独自呈现在眼前,枯竭了我对于风月的笔墨。
就像是被遗弃的士人,高卧在天边一角。
人们知道他不是来自南方,却也不知道他又何必在乎。
魏了翁(约1095年-约1135年),字子维,号维舟,南宋诗人、书法家、画家。魏了翁生于士族家庭,通晓文史,尤擅诗词。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常描绘自然景色,充满了对生活的热爱与对自然的赞美。
《和李致政花石山诗》是在与朋友李致政游览花石山时所作。诗中描绘了山中奇特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美的追求。诗中的景象不仅展示了山水之美,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情感与哲思。
《和李致政花石山诗》以春风、淑景开篇,营造出一种温暖的气氛,立刻将读者带入一个生机勃勃的自然环境中。诗人用“春风挽征衣”引出初春的婉约气息,展示了春天的温暖气候与自然的复苏。接着描绘了山中奇观的“变态纷襞”,让人感受到山中景色的多变与层次感。诗中运用的“或划然以舒,或蒙然以密”等句,生动地展现了自然景观的丰富多彩,仿佛在眼前展现出一幅幅美丽的画卷。
在后面的描写中,诗人进一步通过意象的对比,如“妩如修眉”和“突如巨迹”,生动地体现了自然界中不同景象的和谐美。接下来,诗人通过“或鸷鸟将搏,或游龙偕出”的形象描绘,展现了自然界中生物的活力与动态之美,给人以无限遐想。
通过“一目百奇怪,随景发诗癖”,诗人表达了自己对自然景色的热爱与诗歌创作的灵感源泉。接下来的几句则转向对历史的沉思,诗人感慨“江山昔岂无,万古阅閒寂”,表达了对历史的思考与对当下的感慨,体现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无奈与对美好事物的珍惜。
整首诗语言清新,意象丰富,展现了魏了翁独特的审美情趣和对自然的深刻理解,令读者在欣赏自然景色的同时,也引发对人生与历史的思考。
整首诗的主题思想在于对自然的热爱与赞美,以及对历史的思考。诗人通过对山中奇观的细腻描绘,表达了在自然中感受到的灵感与创作的冲动,同时也反映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诗中呈现出的孤独感,体现了诗人对现实的思索与内心的挣扎。
这些意象不仅描绘了自然的美丽,也反映了诗人对生命的思考与对美好事物的追求。
诗中的“春风挽征衣”主要描绘了什么样的情景?
A. 春天的温暖
B. 战争的悲惨
C. 诗人的孤独
D. 自然的凋零
诗人用“妩如修眉”来形容什么?
A. 自然的美与柔和
B. 诗人的思乡之情
C. 战争的惨痛
D. 对历史的回忆
诗中“江山昔岂无,万古阅閒寂”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A. 对自然景色的热爱
B. 对历史的感慨与思考
C. 对战争的痛苦
D. 对生活的满足
通过比较,可以看出尽管同样描绘自然,但每位诗人的情感基调与主题思考有所不同,展现了各自独特的风格与情感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