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2:32:5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2:32:57
原文展示:
道服 王禹偁 〔宋代〕 楮冠布褐皂纱巾,曾忝西垣寓直人。 此际暂披因假日,如今长着见闲身。 濯缨未识三湘水,漉酒空经六里春。 不为行香着朝服,贰车谁信旧词臣。
白话文翻译:
我戴着楮木做的帽子,穿着布衣和黑色的纱巾,曾经在西垣寓所直宿。 现在暂时穿上这身衣服是因为假日,如今长期穿着,显示我闲散的身份。 我还没有在三湘的水中洗过帽子,只是空自经过六里的春光。 我不为了行香而穿上朝服,谁会相信我这个旧时的词臣呢?
注释: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王禹偁(954-1001),字元之,宋代文学家、政治家。他的诗文多反映社会现实,风格质朴自然。此诗反映了作者在闲散生活中的自我反思和对过去官场生活的回忆。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王禹偁在闲散生活中所作,表达了他对过去官场生活的回忆和对现在闲散生活的接受。诗中通过对服饰的描述,反映了作者身份的转变和对清高生活的向往。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服饰的描述,展现了作者从官场到闲散生活的转变。诗中“楮冠布褐皂纱巾”和“如今长着见闲身”等句,直接描绘了作者的服饰和身份的变化,体现了他在闲散生活中的自我认同。同时,诗中的“濯缨未识三湘水”和“漉酒空经六里春”等句,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清高生活的向往和对过去官场生活的反思。整首诗语言质朴,意境深远,体现了王禹偁诗歌的典型风格。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作者对过去官场生活的回忆和对现在闲散生活的接受。通过对服饰和自然景物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清高生活的向往和对官场生活的反思。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楮冠布褐皂纱巾”描述了作者的哪种服饰? A. 官服 B. 朝服 C. 简朴的服饰 D. 华丽的服饰 答案:C
诗中“濯缨未识三湘水”中的“濯缨”象征什么? A. 清高 B. 闲散 C. 官场 D. 简朴 答案:A
诗中“漉酒空经六里春”中的“六里春”象征什么? A. 清高 B. 闲散 C. 官场 D. 简朴 答案:B
诗中“不为行香着朝服”表达了作者的哪种态度? A. 对官场生活的向往 B. 对清高生活的向往 C. 对闲散生活的接受 D. 对简朴生活的接受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