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5 04:48:5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5 04:48:51
原文展示:
兰省方雠乙夜书,襄阳迎侍暂脂车。挥毫偶未归纶阁,衣锦何妨奉板舆。岘首碑前留马足,鹿门山下宿僧居。汉臯游女曾相识,应解鸣璫换佩鱼。
白话文翻译:
在兰省校对书籍至深夜,前往襄阳迎接亲人暂时停下车辆。偶尔挥笔未能回到纶阁,穿着华丽的衣服不妨侍奉在板舆旁。在岘首碑前留下马蹄印,在鹿门山下夜宿于僧舍。曾在汉臯遇到游女相识,应该懂得用鸣璫交换佩鱼。
注释: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王禹偁(954-1001),字元之,北宋文学家、政治家。他的诗文以清新自然、质朴无华著称,尤其擅长写景抒情。此诗是他在襄阳迎接亲人时所作,表达了对亲人的思念和对旅途的感慨。
创作背景: 王禹偁在秘书省任职期间,因公务繁忙,深夜仍在校对书籍。得知亲人将至襄阳,他暂时放下公务,前往迎接,途中感慨颇多,遂作此诗。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作者在襄阳迎接亲人的情景,通过对旅途中的景物和情感的细腻描绘,展现了作者对亲人的深厚情感和对旅途的感慨。诗中“兰省方雠乙夜书”一句,既表现了作者的勤奋,又暗示了公务的繁忙;“襄阳迎侍暂脂车”则直接点明了诗的主题。后文通过对岘首碑、鹿门山等景物的描写,增添了旅途的诗意和历史的厚重感。最后两句以汉臯游女为喻,含蓄地表达了作者对亲人的思念和对旅途的期待。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对旅途中的景物和情感的细腻描绘,展现了作者对亲人的深厚情感和对旅途的感慨,表达了对亲人的思念和对旅途的期待。
意象分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兰省方雠乙夜书”一句,表现了作者的什么特点? A. 勤奋 B. 懒惰 C. 悠闲 D. 急躁 答案:A
“襄阳迎侍暂脂车”中,“脂车”的意思是? A. 加油的车 B. 停下的车 C. 快速的车 D. 豪华的车 答案:B
诗中提到的“岘首碑”位于哪个地方? A. 襄阳 B. 汉臯 C. 鹿门山 D. 兰省 答案:A
“汉臯游女曾相识”中,“游女”指的是什么? A. 游玩的女子 B. 游荡的女子 C. 游学的女子 D. 游历的女子 答案: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