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08:31:5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8:31:54
原文展示:
商岭多修篁,苍翠连山谷。有鼠生其中,荐食无厌足。春笋啮生犀,秋筠折寒玉。饫饱致肥腯,优游恣蕃育。林密鸢不攫,穴深犬难逐。凤凰饿欲死,彼实无一掬。唯此竹间左鼠右留,琅玕长满腹。暖戏绿丛阴,举头傲鸿鹄。不知商山民,爱尔身上肉。有锸利其锋,有锥銛于镞。开穴窘如囚,洞胸声似哭。膏血尚淋漓,携来入市鬻。竹也比贤良,鼠兮类盲俗。所食既非宜,所祸诚知速。吁嗟狡小人,乘时窃君禄。贵依社树神,俸盗太仓粟。笙箕佞舌鸣,药石嘉言伏。朝见秉大权,夕闻罹显戮。李斯具五刑,赵高夷三族。信有司杀者,在暗明於烛。彼狡勿害,贤彼鼠无食竹。
白话文翻译:
商山地区有许多高大的竹子,苍翠的颜色连绵不断,覆盖了整个山谷。有一种老鼠生活在这些竹林中,它们不停地吃食,从不感到满足。春天它们咬食新笋,秋天则折断坚硬的竹子。因为吃得太多,它们变得肥胖,自由自在地繁衍生息。竹林茂密,连鹰都无法捕捉到它们,洞穴深邃,狗也难以追捕。即使是饥饿的凤凰,也无法从它们那里得到一粒食物。只有这些生活在竹林中的老鼠,肚子里总是满满的。它们在绿色的竹荫下嬉戏,抬头傲视着高飞的鸿鹄。商山的居民不知道这些老鼠的肉有多么美味。他们用锋利的锸和尖锐的锥子,打开老鼠的洞穴,捕捉它们,就像捕捉囚犯一样。老鼠被刺穿胸膛时,发出的声音像是哭泣。它们的血液还在滴落,就被带到市场上出售。竹子象征着贤良,而老鼠则代表着盲目的世俗。老鼠所吃的食物并不适宜,它们所遭受的祸害也是显而易见的。唉,那些狡猾的小人,趁着时机窃取君主的俸禄。他们依附于社树的神灵,盗取国家的粮食。他们用花言巧语迷惑人,而真正的良言却被埋没。早上还掌握着大权,晚上就遭到了显赫的惩罚。李斯遭受了五种刑罚,赵高被灭了三族。确实有专门负责杀戮的人,在黑暗中如同明灯一样清晰。那些狡猾的人不要伤害贤良,那些老鼠也不要再吃竹子了。
注释: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王禹偁(954-1001),字元之,北宋初年著名文学家、政治家。他以直言敢谏著称,多次因言获罪,但始终坚持自己的政治理念。他的诗歌多反映社会现实,表达对时政的关切和对民生的同情。《竹{左鼠右留}》这首诗通过对比竹子和老鼠,讽刺了那些贪婪无厌、窃取国家利益的奸佞小人,同时也表达了对贤良之士的赞美和对社会正义的呼唤。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北宋初年,当时社会风气渐趋奢靡,官场腐败,奸佞小人得势,贤良之士受到排挤。王禹偁通过这首诗,借用竹子和老鼠的对比,表达了对时政的不满和对社会正义的渴望。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竹子和老鼠的对比,深刻揭示了社会上的善恶对立和官场的腐败现象。竹子象征着贤良和正直,而老鼠则代表着贪婪和奸诈。诗中描绘的老鼠在竹林中肆无忌惮地吃食,不仅破坏了竹子,也象征着那些窃取国家利益的奸佞小人。诗人通过对老鼠的描绘,表达了对这些小人的憎恶和对社会正义的渴望。
诗中的意象生动,语言犀利,通过对竹子和老鼠的对比,形成了强烈的视觉和情感冲击。诗人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使诗歌的表达更加生动有力。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简练,充分展现了王禹偁的诗歌才华和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洞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对竹子和老鼠的对比,讽刺了那些贪婪无厌、窃取国家利益的奸佞小人,同时也表达了对贤良之士的赞美和对社会正义的呼唤。诗人通过对老鼠的描绘,表达了对这些小人的憎恶和对社会正义的渴望。
意象分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商岭”是指什么地方? A. 商山地区 B. 商丘 C. 商州 D. 商洛 答案:A
诗中的“竹子”象征着什么? A. 贪婪 B. 贤良 C. 盲俗 D. 奸诈 答案:B
诗中的“老鼠”象征着什么? A. 贤良 B. 贪婪 C. 正直 D. 高洁 答案:B
诗中提到的“凤凰”象征着什么? A. 高贵的品质 B. 贪婪 C. 奸诈 D. 盲俗 答案:A
诗中提到的“锸”和“锥”象征着什么? A. 捕捉和惩罚的工具 B. 贤良和正直 C. 贪婪和奸诈 D. 高洁和盲俗 答案: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