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寄内》

时间: 2025-05-02 01:38:17

诗句

试说途中景,方知别后心。

行人日暮少,风雪乱山深。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1:38:17

原文展示

试说途中景,方知别后心。
行人日暮少,风雪乱山深。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在旅途中看到的景象,才明白分别后心中的思念。旅人在黄昏时分寥寥无几,风雪交加,山中深邃混乱。

注释

字词注释:

  • 试:尝试,试图。
  • 说:讲述,描述。
  • 途中:在路上,旅途之中。
  • 景:景象,风景。
  • 方:才,刚刚。
  • 知:知道,明白。
  • 别后:分别之后。
  • 心:心情,思念。
  • 行人:路上的人,旅人。
  • 日暮:傍晚,日落时分。
  • 少:少数,稀少。
  • 风雪:风和雪,恶劣天气。
  • 乱:杂乱,混乱。
  • 山深:深山,指山势深邃。

典故解析:

  • 诗中提到的“行人日暮少”,反映了古代旅行的艰辛与孤独,往往在黄昏时分,出行的人变得稀少,增加了旅途的寂寞感。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孔平仲,字子美,号梦窗,宋代诗人,出身于书香门第。他在诗词创作上承袭了唐诗的传统,尤其擅长描写景物与抒情。其作品多表现人生哲学、自然景观与人文情怀。

创作背景: 《寄内》创作于诗人旅途中,正值风雪交加的时节,身处异地他乡,情感的孤寂与自然环境的恶劣形成了鲜明对比,这也使得他对思念之情愈加深刻。

诗歌鉴赏

《寄内》是一首情感真挚的诗作,诗人在旅途中通过描写自然景象,流露出浓厚的思乡之情和对亲人的思念。诗的开头“试说途中景”,展示了诗人对周围环境的细腻观察,似乎在用语言描绘出他眼前的景象。然而,随之而来的“方知别后心”,则让人感受到一种从容下的无奈与孤独。这里的“别后心”不仅是对亲人的思念,更是对生活的感慨。接下来的“行人日暮少”,进一步强调了旅途的寂寞,黄昏时分,行人稀少,环境显得愈加冷清。最后一句“风雪乱山深”,通过对恶劣天气的描写,映衬出诗人内心的纷乱与失落,也让人感受到自然环境的险恶与人生的无常。整首诗用简洁的语言,勾勒出深刻的情感,展现了诗人的内心世界与外在环境的强烈对比,具有深刻的艺术魅力。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试说途中景:试图描述旅途中的风景,暗示旅途的视觉体验。
  • 方知别后心:只有在旅途中,才明白离别后的思念之情。
  • 行人日暮少:黄昏时分,路上行人如同寥寥无几,营造了孤独的氛围。
  • 风雪乱山深:风雪交加,山中景象混乱,象征着内心的动荡和困扰。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自然景象与内心情感相结合,形成鲜明对比。
  • 拟人:通过对自然的描写,给人以情感的共鸣。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旅途中的孤独与思念,反映了人对家乡和亲人的深切怀念,以及对人生苦短、无常的感慨。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途中:象征着人生旅途,隐喻人生的艰辛与不易。
  • 日暮:代表时间的流逝,暗示生命的短暂。
  • 风雪:象征着外界的阻碍与内心的纷乱,增强了孤独感。
  • 山深:暗示复杂的人生道路与情感的深邃。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试说途中景”是什么意思?

    • A. 描述旅途的风景
    • B. 讨论旅行的意义
    • C. 表达对家乡的思念
    • D. 叙述个人经历
  2. 诗中提到的“风雪乱山深”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快乐与希望
    • B. 孤独与思念
    • C. 坚强与勇敢
    • D. 恐惧与无助
  3. “行人日暮少”中的“少”字表示什么?

    • A. 行人很多
    • B. 行人很少
    • C. 一个人
    • D. 行人失踪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月夜忆舍弟》
  • 李白《夜泊牛渚怀古》
  •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诗词对比:

  • 孟浩然的《春晓》与孔平仲的《寄内》都通过自然景象传达情感,但前者更多表现对春天的欢愉,后者则强调离别的孤独与思念。通过对比可以看到两位诗人在情感表达上的不同侧重点。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宋词三百首》
  • 《古诗鉴赏辞典》

相关查询

乙酉岁游浙中道闻盗起霅川遂寓珠溪 夜雨屋漏 夜渴挑菜 野步 杨柳枝 杨柳枝 杨柳枝 燕来巢 演雅 严陵待锁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矶沚 父字头的字 卤字旁的字 匪躬之操 侵啮 草字头的字 米字旁的字 心慌意乱 先字旁的字 喜笑颜开 较长絜短 连作 重阻 怡悦 扰结尾的成语 蒙然坐雾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