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3:30:3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3:30:37
游上方山
层峦飞阁势重重,
十里遥闻薄暮钟。
榜鹤巢边攀古木,
向云升处上高峰。
光浮溪水天心月,
响作涛声涧底松。
洞府相传多胜迹,
待随僧去访仙踪。
这首诗描绘了上方山的壮丽景色。层层山峦犹如飞阁,重重叠叠;在十里外都能听到傍晚钟声的回响。作者在鹤巢附近攀登古老的树木,向着云端升去,登上高峰。溪水映照着天上的明月,松树底下的涛声与溪水的流淌交相呼应。山中的洞府传说中有许多胜迹,期待能够跟随僧人去探寻那仙人的足迹。
作者介绍:索禄,清代诗人,生平不详,但他的作品多以自然山水为题材,体现了对自然景色的热爱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清代,正值文人对山水游历的热潮,许多诗人通过描绘自然风光,表达个人的情感和哲学思考。上方山作为游历的地点,可能寄托了作者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这首《游上方山》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上方山的壮丽景色,体现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全诗结构紧凑,意象丰富,从层峦飞阁到溪水明月,描绘了一幅美丽的山水画卷。诗中“层峦飞阁势重重”一句,既展现了山的雄伟,也暗示了人们在自然面前的渺小。诗人在鹤巢边攀古木,向云升处上高峰,表现了对自然的探求与对理想境界的向往。接着,诗人描绘了溪水中的明月和松涛的声音,形成一种和谐的自然交响。最后,诗人提到洞府和胜迹,表达了对仙人踪迹的追寻,寄托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与憧憬。整首诗意境清新,情感真挚,展现了诗人对山水的热爱和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描绘自然风光,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的热爱,体现了诗人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诗词测试:
诗中“层峦飞阁”主要描绘了什么?
诗人想要跟随谁去探寻仙踪?
“光浮溪水天心月”中的“天心月”指的是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