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叹花词》

时间: 2025-05-02 19:01:24

诗句

前日满林红锦遍,今日绕林看不见。

空馀古岸泥土中,零落胭脂两三片。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9:01:24

原文展示:

叹花词
施肩吾

前日满林红锦遍,
今日绕林看不见。
空馀古岸泥土中,
零落胭脂两三片。

白话文翻译:

前几天,满林的花朵如红色锦缎般绚烂,
而今天走在林中却已无花可见。
只留下古老岸边的泥土,
偶尔能看到零落的几片胭脂花瓣。

注释:

  • 红锦:形容花朵如同华丽的锦缎,色彩鲜艳。
  • 古岸:指的是历史悠久的岸边,可能是河流或湖泊的边缘。
  • 泥土中:指花瓣落在泥土上,强调了凋零的状态。
  • 胭脂:这里指的是胭脂花,色彩鲜艳,常被用来比喻美丽的花朵。

典故解析:

本诗中虽无明显的典故,但“胭脂”作为花卉,有时象征着女子的美丽与短暂,反映了人生如花般的脆弱与易逝。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施肩吾,唐代诗人,字子云,号肩吾,擅长山水田园诗,作品多描写自然景色与人情,具有清新淡雅的风格。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唐代,那个时期,文人雅士崇尚自然,常借景抒情。诗中描绘的春花凋零,反映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短暂的感慨,具有浓厚的时令气息。

诗歌鉴赏:

《叹花词》通过对花朵盛衰的描绘,表达了对美好事物易逝的惋惜之情。首句“前日满林红锦遍”描绘出一幅春日花开之景,仿佛整个林中都被花朵的红色装点得如同华丽的锦缎,生动而富有视觉冲击力。然而,转到第二句“今日绕林看不见”,则瞬间将读者拉回现实,花期已过,满林的花朵已然消失,留下的只有空荡荡的景象,这种对比令人感到心痛。

接下来的两句“空馀古岸泥土中,零落胭脂两三片”则进一步加深了这种惋惜之感。古老的岸边只剩下泥土和几片零落的花瓣,似乎在叹息着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无常。这不仅是对花的叹息,更是对人生短暂之感的思考。整首诗通过简单的意象,传达出一种深沉的情感,令人反思生活的脆弱与珍贵。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前日满林红锦遍:描绘了春天花开的盛况,生动的形象让人仿佛能看到那满林的红色花朵。
  2. 今日绕林看不见:时间的流逝带走了花朵的盛景,形成鲜明对比,突显出美丽的短暂。
  3. 空馀古岸泥土中:强调了花落后的荒凉,古岸暗示着岁月的沉淀。
  4. 零落胭脂两三片:留下的只是几片花瓣,象征着美好的事物终归消逝。

修辞手法:

  • 对比:前后句对比花开与花落,增强了感情的冲击力。
  • 比喻:将花比作“红锦”,增强视觉效果。
  • 象征:花瓣象征着美好事物的短暂。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花的盛衰,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短暂的惋惜与人生的无常,反映了诗人对自然与人生的深刻思考。

意象分析:

  • 花瓣:象征着美好与易逝,代表青春与生命的短暂。
  • 古岸:暗示时间的流逝与历史的积淀。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前日满林红锦遍”所描述的是什么景象?

    • A. 花开盛景
    • B. 花落凋零
    • C. 林中空旷
  2. “今日绕林看不见”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欢乐
    • B. 惋惜
    • C. 平静
  3. 诗中提到的“零落胭脂”指的是什么?

    • A. 花瓣
    • B. 果实
    • C. 叶子

答案

  1. A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夜泊牛渚怀古》
  • 王维《山居秋暝》

诗词对比:

施肩吾的《叹花词》与王维的《山居秋暝》,前者注重花朵的盛衰与人生感悟,后者则侧重自然景色与内心宁静的结合。两者皆通过自然反映人生哲理,但情感基调和表现手法各有不同。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辞典》
  • 《施肩吾诗研究》

相关查询

贻诸学童 简竖儒 诫是非 偶闻官吏举请,辄有一篇寄从弟舍人 秋夕书怀 春霁 对雨 蜀都春晚感怀 梦归故园 贵游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狗口里生不出象牙 衣字旁的字 丶字旁的字 鱼字旁的字 尣字旁的字 豕而负涂 珠翠之珍 夏蚕 众怒 内匮 换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险妄 擅杀 僵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川字旁的字 气满志得 本末终终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