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晓晴》

时间: 2025-07-29 02:13:07

诗句

春气满庭阴,山低日色侵。

蝶来花更韵,莺啭竹逾深。

倦起书抛架,微酣酒涴襟。

轻寒散曝背,时作白云吟。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29 02:13:07

原文展示:

晓晴
春气满庭阴,山低日色侵。
蝶来花更韵,莺啭竹逾深。
倦起书抛架,微酣酒涴襟。
轻寒散曝背,时作白云吟。

白话文翻译:

春天的气息弥漫在庭院中,低矮的山影映衬着阳光的侵袭。
蝴蝶飞来,花儿更加妩媚,黄莺在深竹中啼唱。
倦怠之中,我把书本抛开,微醉的我酒渍沾湿了衣襟。
微寒的空气散落在背后,时不时地吟唱着白云的诗句。

注释:

  • 春气满庭阴:春天的气息充满了庭院,阴影中透出春的气息。
  • 山低日色侵:低矮的山影下,阳光透过来,渗透进来。
  • 蝶来花更韵:蝴蝶飞来了,花儿的韵味愈加浓郁。
  • 莺啭竹逾深:黄莺在竹林深处啼唱,声音悠扬动听。
  • 倦起书抛架:感到疲倦,便从书架上抛开书本。
  • 微酣酒涴襟:微微醉酒,让衣襟沾上酒渍。
  • 轻寒散曝背:微寒的空气在背后散落,令我感到清爽。
  • 时作白云吟:不时地吟唱着关于白云的诗句。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王先谦(约1640年-约1711年),字子韵,号秋浦,清代诗人。王先谦擅长诗词,尤其以描写自然风光和人情世态著称。他的作品多展现出清新脱俗的风格,常常融汇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象,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

《晓晴》创作于春天,表达了诗人对春日美景的赞美与感悟,反映出一种闲适的生活态度。诗人在庭院中感受春意,抛开繁杂的书卷,享受自然带来的宁静与欢愉。

诗歌鉴赏:

《晓晴》是一首通过描绘春日美景,表达诗人内心恬淡情怀的诗歌。诗的开头以“春气满庭阴”展现了春天的气息,给人一种生机勃勃的感觉,接着“山低日色侵”则描绘了阳光透过低矮山影的光影效果,展现了自然的和谐美。接下来的“蝶来花更韵,莺啭竹逾深”不仅描绘了自然界的生动场景,也传达出一种音韵之美。蝴蝶的舞动与花儿的芬芳相互交融,黄莺的啼唱更是为春天的氛围增添了几分灵动。

诗中“倦起书抛架”一句,直接表露出诗人在享受春日的同时,对书本的倦怠,显示出一种对自然的向往与内心的宁静。微酣的酒意让他更加放松,衣襟的酒渍则是闲适生活的一种象征。最后一句“轻寒散曝背,时作白云吟”,则让人感受到一种轻松愉悦的氛围,像是春风拂面,白云飘荡,诗人随性吟唱,尽享悠闲时光。

整首诗以生动的意象和流畅的语言,展现了诗人对春天的热爱与对自然的感悟,折射出一种洒脱的生活态度,令人心生向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春气满庭阴:春天的气息弥漫在庭院中,生机勃勃,给人以舒畅感。
  2. 山低日色侵:低矮的山影中,阳光透过,营造出温暖的气氛。
  3. 蝶来花更韵:蝴蝶飞来,花朵更加娇艳动人,生机盎然。
  4. 莺啭竹逾深:黄莺在深竹中啼唱,声声悦耳,增添春的韵味。
  5. 倦起书抛架:感到疲倦,从书架上放下书本,象征放下拘束。
  6. 微酣酒涴襟:微微醉酒,衣襟上沾染酒渍,显得悠然自得。
  7. 轻寒散曝背:微寒的空气轻轻散落在背后,给予清爽感。
  8. 时作白云吟:偶尔吟唱关于白云的诗句,表达对自然的向往。

修辞手法:

  • 比喻:如“春气满庭阴”,通过“春气”比喻生机与活力。
  • 拟人:如“莺啭”,将黄莺的鸣叫拟人化,增添情感。
  • 对仗:诗中多处对仗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热爱,体现了追求自然宁静与闲适生活的态度,反映出一种洒脱、自由的精神。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春气:象征生机与希望,传达春天的生动与活力。
  2. :象征美丽与自由,代表自然的灵动。
  3. :象征温暖与快乐,带来春的音韵。
  4. :象征放松与享受,展现闲适的生活态度。
  5. 白云:象征闲适与自由,表达诗人对自然的向往。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晓晴》的作者是哪个朝代的诗人? A. 唐代
    B. 宋代
    C. 清代
    D. 明代

  2. “倦起书抛架”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心理状态? A. 对书本的热爱
    B. 对自然的向往
    C. 感到疲倦,想要放松
    D. 对工作的厌倦

  3. 诗中提到的“莺”是什么动物的名称? A. 鸟
    B. 昆虫
    C. 鱼
    D. 爬行动物

答案:

  1. C
  2. C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晓》(孟浩然):同样描绘春天的美好,展现诗人对春日的赞美。
  •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韩愈):表达对春天初现的感慨,意境相近。

诗词对比:

  • 《晓晴》《春晓》:两者都描绘春天的美景,但后者更侧重于春天的觉醒与新生,而《晓晴》则着重于春日的闲适与享受,表现的情感基调有所不同。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清代诗词选》
  • 《王先谦诗集》
  • 《古诗词鉴赏指南》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发嘉峪关 博克达山 苦雨吟 北上次东阿道中 望甘竹滩 赠谭晴畬 望洋 庆宣和 小桃红·画堂春暖绣帏重 四块玉·绿鬓衰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靑字旁的字 闭门造车,出门合辙 诬饰 号吟 根生土长 大帛 头痛医头,脚痛医脚 克薄 厄字旁的字 盖世之才 虫字旁的字 顶花皮 贯开头的成语 閠字旁的字 引古喻今 支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