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龙花寺主家小尼(郭代公爱姬薛氏幼尝为尼小名仙人子)》

时间: 2025-04-30 20:47:59

诗句

头青眉眼细,十四女沙弥。

夜静双林怕,春深一食饥。

步慵行道困,起晚诵经迟。

应似仙人子,花宫未嫁时。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20:47:59

原文展示:

龙花寺主家小尼
(郭代公爱姬薛氏幼尝为尼小名仙人子)
白居易 〔唐代〕

头青眉眼细,
十四女沙弥。
夜静双林怕,
春深一食饥。
步慵行道困,
起晚诵经迟。
应似仙人子,
花宫未嫁时。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写了一位年仅十四的女沙弥,清秀的眉眼和青色的头发。夜深人静时,她在双林中感到害怕,春天已经过去一半,却还没有吃东西。她走路显得懒散,起得晚,诵经也迟缓。想必她就像是仙人子一样,尚未出嫁的时候,生活在花宫中。

注释:

  • 头青:形容头发青黑,常用来形容年轻女子。
  • 沙弥:指初入佛门的年轻女性修行者。
  • 双林:指寺院周围的树林,给人一种静谧的感觉。
  • 食饥:形容尚未用餐,饥饿状态。
  • 诵经:指诵读佛教经典。
  • 仙人子:指那些生活在世外桃源、未婚的女子,象征纯洁和未受世俗污染。

典故解析:

“仙人子”一词常用于形容那些清纯无暇、生活在高洁境界的女子,常见于古代诗词中,反映出诗人对女性的理想化描绘。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白居易(772-846),唐代著名诗人,以其平易近人的风格和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洞察著称。他的诗歌常常关注民生,表达对人情世态的思考。

创作背景:这首诗创作于白居易在龙花寺时,反映了他对寺中年轻尼姑生活的细腻观察。诗中展现了年轻女性的纯真和对世俗生活的惆怅。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一位年轻沙弥的生活状态,表达了对青春与纯洁的眷恋。诗中“头青眉眼细”勾勒出一个清秀的少女形象,暗示了她的青春与美丽,但随之而来的“夜静双林怕”,则透露出她内心的脆弱与孤独。春深而饥,象征着对生活物质的缺乏,也可看作是对精神追求的渴望。整首诗在平静中流露出一丝淡淡的忧伤,似乎在反映出对青春流逝的感慨,以及对人世间纷扰的逃避。最后一句“应似仙人子”,则将这种情感推向了理想化的境地,仿佛在指引年轻的沙弥追求更高的精神境界。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头青眉眼细”:描绘女沙弥的外貌,突出其年轻和美丽。
    • “十四女沙弥”:强调她的年纪,暗示无忧无虑的青春。
    • “夜静双林怕”:在宁静的夜晚,她感到恐惧,暗示内心的不安。
    • “春深一食饥”:春天已深,但她却感到饥饿,象征生活的困窘。
    • “步慵行道困”:形容她走路懒散,显示出无精打采的状态。
    • “起晚诵经迟”:表达她起得晚,诵经也迟,流露出一种消极状态。
    • “应似仙人子”:将她与仙人子相比较,暗示她的纯真与理想。
  • 修辞手法:诗中运用了对比和象征,比如“仙人子”象征着纯洁和理想,而现实中的沙弥则显示出生活的困顿,从而形成鲜明对比。

意象分析:

  • 青眉细眼:象征年轻和美丽。
  • 双林:象征宁静与孤独。
  • 春深:象征青春的流逝。
  • 仙人子:象征理想化的生活和纯洁。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女沙弥几岁?

    • A. 十二岁
    • B. 十四岁
    • C. 十六岁
    • D. 十八岁
  2. 诗中提到她在夜晚感到什么?

    • A. 害怕
    • B. 开心
    • C. 忧愁
    • D. 疲倦
  3. “仙人子”在诗中象征什么?

    • A. 生活的困惑
    • B. 年轻的纯真
    • C. 财富与地位
    • D. 哲理与智慧

答案

  1. B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夜泊牛渚怀古》 李白
  • 《静夜思》 李白

诗词对比

  • 白居易的《龙花寺主家小尼》与李白的《夜泊牛渚怀古》都涉及对青春和理想的思考,但白居易更关注于生活的细腻与内心的感受,而李白则更多地表现出对历史的感慨与豪情。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白居易诗文集》

相关查询

虞美人 南歌子 西江月 西江月 西江月(木芙蓉) 西江月(代人上许守生日) 减字木兰花 临江仙 临江仙(重九) 好事近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和尚头 包含妄的词语有哪些 臼字旁的字 簠簋不饬 匸字旁的字 包含苔的词语有哪些 情深骨肉 朴率 居安资深 主人母 大人不记小人过 自字旁的字 篮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自励 禁暴诛乱 斗字旁的字 目字旁的字 鬼齿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