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3 23:25:0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23:25:04
忙着征衣快着鞭,
回头月挂柳梢边。
两三点露不成雨,
七八个星犹在天。
茅店鸡声人过语,
竹篱犬吠客惊眠。
等闲推出扶桑日,
社稷山河在眼前。
全诗翻译:
匆匆忙忙穿上征战的衣服,快马加鞭向前行,回头望去,月亮挂在柳树的枝头边,只有两三点露水,似乎要下雨,却不成雨,天上七八颗星星仍在闪烁。路过茅草店,鸡鸣声此起彼伏,人们闲聊着,竹篱外犬吠声惊醒了正在睡觉的客人。等闲之际,推开扶桑的日头,社稷的山河就在眼前。
朱元璋(1328-1398),明朝开国皇帝,年号洪武。他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和军事家,推翻元朝统治,建立明朝。朱元璋在位时期,致力于国家的稳定与发展,个人经历坎坷,曾为乞丐,后成为农民起义领袖,其作品多反映战乱中的艰辛和对国家的热爱。
《拂晓行军》创作于朱元璋征战时期,诗中反映了他在行军途中的所见所感,表现了他对故土的眷恋和对未来的期望。诗作传达了将士们在战斗前的紧张与期待,表达了对国家和人民的责任感。
《拂晓行军》是一首描绘战士行军途中情景的诗。诗中透出了浓厚的战斗气氛与对家国的眷恋。开篇就以“忙着征衣快着鞭”展现了急迫的行军状态,营造了紧张的氛围。接着通过回头望月、描绘夜空的星星,展现了清晨的宁静与美丽,形成了动与静的对比。这种对比不仅增强了诗的层次感,也让读者感受到战士内心的复杂情感。
在描写的过程中,诗人巧妙地融入了乡村生活的描写,如“茅店鸡声”和“竹篱犬吠”,突显出诗人的乡土情怀。诗的最后两句“等闲推出扶桑日,社稷山河在眼前”,表达了对未来的希望和对国家的责任,体现了诗人坚定的信念与豪情。
整首诗通过生动的描写和细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一个战士在行军途中的心路历程,不仅有对故乡的怀念,还有对未来的期盼,具有深刻的历史和文化意义。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表达战士在行军途中对国家的责任感和对未来的美好期待,展现了历史背景下战士们的艰辛与勇敢,体现了强烈的爱国情怀和对故乡的思念。
诗中“快着鞭”意指:
A. 慢慢骑马
B. 快速驱赶马匹
C. 停下休息
D. 骑马聊天
“社稷山河”指的是:
A. 个人财富
B. 国家与人民
C. 自然风光
D. 战斗装备
诗中提到的“扶桑日”象征:
A. 夜晚
B. 未来与希望
C. 战斗的艰辛
D. 乡村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