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5:28:1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5:28:19
鸡叫一声撅一撅,鸡叫二声撅二撅。三声四声天下白,褪尽残星与晓月。
鸡叫一声,屁股一撅;鸡叫两声,屁股两撅。三声、四声,天上变得明亮,残星和晓月都退去。
本诗没有明显的典故,但“鸡鸣”在古代诗词中常常作为清晨的象征,代表着新的开始和生机。
朱元璋(1328年-1399年),明朝开国皇帝,年号洪武。他是中国历史上少数几位从平民崛起成为皇帝的人之一。他一生致力于消除元朝遗留下来的腐败和不公,为明朝的建立与繁荣做出了巨大贡献。
该诗作于朱元璋早期,可能是在他打下江山、平定动乱的过程中,表达了对新生活的向往与期待,具有强烈的时代气息和个人情感。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和生动的意象描绘了黎明到来的情景。开篇的“鸡叫”引入了清晨的氛围,强调了自然界的变化和生机。通过重复“撅一撅”、“撅二撅”,不仅增添了趣味性,也突出了鸡鸣的频率,体现出一种生活的节奏感。
随着“天下白”的出现,诗人将视野从近处的鸡鸣扩展到广阔的天空,表现了晨光照耀下的广阔与明亮,给人以希望与活力的感受。最后一句“褪尽残星与晓月”则将这一清晨的美景升华,表现出晨光的强大力量,驱散了夜的阴霾,象征着新生与希望的到来。
整首诗在轻松幽默的语调中,蕴含着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期待,表达了朱元璋作为一位统治者对国家和人民的期盼,具有深远的文化和历史意义。
整首诗通过描绘清晨鸡鸣的场景,象征着新生的开始,表达了对生活的热爱与美好未来的期待。其简洁而生动的语言让人感受到自然的魅力与生命的活力。
诗中“鸡叫”象征着什么?
“天下白”在诗中表示什么?
诗中提到的“残星与晓月”意味着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