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西湖秋涸东池鱼窘甚因会客呼网师迁之西池为》

时间: 2025-05-09 02:58:00

诗句

东池浮萍半粘块,裂碧跳青出鱼背。

西池秋水尚涵空,舞阔摇深吹荇带。

吾僚有意为迁居,老守纵馋那忍脍。

纵横争看银刀出,瀺灂初惊玉花碎。

但愁数罟损鳞鬣,未信长堤隔涛濑。

aa34aa34发发须臾间,圉圉洋洋寻丈外。

安知中无蛟龙种,尚恐或有风云会。

明年春水涨西湖,好去相忘渺淮海。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9 02:58:00

原文展示

东池浮萍半粘块,裂碧跳青出鱼背。
西池秋水尚涵空,舞阔摇深吹荇带。
吾僚有意为迁居,老守纵馋那忍脍。
纵横争看银刀出,瀺灂初惊玉花碎。
但愁数罟损鳞鬣,未信长堤隔涛濑。
发发须臾间,圉圉洋洋寻丈外。
安知中无蛟龙种,尚恐或有风云会。
明年春水涨西湖,好去相忘渺淮海。

白话文翻译

东池的浮萍半粘在水面,裂开的碧水中青鱼跃出水面。西池的秋水仍然空旷,水草摇曳在深处,微风轻轻吹拂。我的同僚有意迁居,虽然我老了,纵然贪恋美味,也忍不住想要吃鱼。纵横的水面争相显露银色的鱼鳍,水波初起,惊动了水中的白莲花。但我担忧渔网损伤鱼鳞,不相信长堤能隔绝波涛。瞬息之间,波澜起伏,水面上涌动着寻觅的情景。谁能知道水中是否有蛟龙的种子,尚且担心会有风云暗涌。明年春天水涨西湖,真希望可以忘却一切,去往淮海的渺茫之处。

注释

  • 浮萍:一种水生植物,常漂浮在水面。
  • 裂碧:指水面波光粼粼,像裂开的碧玉一般。
  • 荇带:水草,形态优美,随水波摇晃。
  • :指鱼肉,古时用以形容美食。
  • :鱼网。
  • 鳞鬣:鱼的鳞片和鬣毛,指鱼的外表。
  • 蛟龙:传说中的水中龙,象征神秘力量。
  • 淮海:指淮河与海域,象征遥远之地。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时期著名的文学家、书法家、画家。他的诗词作品广泛,风格多样,既有豪放之作,也有细腻婉约之作。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宋代,西湖的秋水已经枯竭,诗人在会客的过程中,感受到自然的变化和对鱼的思考,表现出他对生活的热爱以及对自然的深刻观察。

诗歌鉴赏

苏轼的《西湖秋涸东池鱼窘甚因会客呼网师迁之西池为》以优美的自然描写和深邃的哲理思考,展示了诗人对自然的感悟与对生活的深思。诗开头通过东池的浮萍和跃出的鱼,描绘出一幅生动的水乡秋景,既有秋水之凉,也有生机之象。接着,诗人以西池的秋水进行对比,展现出一种空旷和寂静的美感。

在描写中,诗人用“吾僚有意为迁居”表达了对同伴迁移的思考,进一步引出对食物的渴望,体现出对生活的热爱与对美味的追求。然而,随着诗情的发展,诗人又对渔网的损伤和鱼的生存提出了担忧,反映出一种对自然生态的关注与思考。

最后,诗人以“安知中无蛟龙种”引发的对未来的思索,展现出一种对未知的敬畏和对未来的期待。整首诗情景交融,富有哲理,展现了苏轼深厚的文学造诣和对自然的深刻理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东池浮萍半粘块:描绘东池的水面上浮萍半附着在水面,生动形象。
  2. 裂碧跳青出鱼背:水面波光闪烁,鱼儿跃出水面,表现出生机。
  3. 西池秋水尚涵空:西池的水在秋季显得空旷,给人一种寂静感。
  4. 舞阔摇深吹荇带:水草在水中摇曳,表达出自然的和谐美。
  5. 吾僚有意为迁居:同伴有意迁移,体现对生活状态的思考。
  6. 老守纵馋那忍脍:虽然年纪大了,仍然对美食有所渴望。
  7. 纵横争看银刀出:水面上鱼群争相游动,呈现出热闹的景象。
  8. 瀺灂初惊玉花碎:水波初起,白莲花受到惊动,增添动感。
  9. 但愁数罟损鳞鬣:担心渔网的捕捞会伤害鱼的生存。
  10. 未信长堤隔涛濑:对长堤是否能隔绝波涛持怀疑态度。
  11. 发发须臾间:瞬息之间,水面起伏变化。
  12. 圉圉洋洋寻丈外:水面涌动,表现出水的动态。
  13. 安知中无蛟龙种:对水中潜藏的未知生物产生疑问。
  14. 尚恐或有风云会:担心可能会出现的风云变化。
  15. 明年春水涨西湖:展望未来的春天,水又会涨满西湖。
  16. 好去相忘渺淮海:希望能在未来的水中忘却烦恼。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水面比作波光闪烁的碧玉,增强了视觉效果。
  • 拟人:水草在水中摇曳,赋予其生命。
  • 对仗:诗句间的对仗工整,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歌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表达了对生活的热爱、对未来的期待和对生态的关注。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反映出一种和谐的生活哲学。

意象分析

  • 东池与西池:象征不同的生活状态与环境,东池生机勃勃,而西池则显得寂静。
  • 浮萍与水草:代表自然的生命力和生态的平衡。
  • :象征生存与生活的乐趣,同时也反映出对生态的关注。
  • 蛟龙:象征着未知的力量与潜在的危险,增添了神秘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东池”主要有什么特征?

    • A. 水波荡漾
    • B. 浮萍半粘
    • C. 鱼儿游动
  2. “吾僚有意为迁居”中“迁居”指的是什么?

    • A. 迁移到他处生活
    • B. 迁移到西池
    • C. 迁移到东池
  3. 诗中对“蛟龙”的提及表达了什么?

    • A. 对未来的希望
    • B. 对未知的敬畏
    • C. 对水的赞美

答案

  1. B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庐山谣》
  • 杜甫《春望》

诗词对比

  • 苏轼与李白的作品均描绘自然景观,但苏轼更多关注人与自然的关系,李白则表达个人情感与豪情。

参考资料

  • 《苏轼诗词全集》
  • 《宋代文学史》
  • 《古诗词鉴赏指南》

相关诗句

相关查询

赠参寥子 杂曲歌辞 夜坐吟 赠别郑判官 古风·其十五 以诗代书荅元丹丘 寄从弟宣州长史昭 春日独酌其一 赠韦侍御黄裳其二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臣字旁的字 数相 感今怀昔 仁恕 户字头的字 菊的繁体字怎么写?菊字繁体书写技巧与笔画顺序详解 恶性肿瘤 交通警察 风繁体字怎么写?这份风字繁体详解,助你正确书写汉字_汉字繁体学习 牛马走 韦编三绝 秃宝盖的字 伎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描写天气的四字词语大全_丰富天气表达的词汇 拼音zi的汉字汇总_zi的常用字详解 冰天雪窑 包含梧的成语 戈字旁的字 临财不苟 貝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