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赠治易僧智周》

时间: 2025-05-07 09:01:46

诗句

寒窗孤坐冻生瓶,尚把遗编照露萤。

阁束九师新得妙,梦吞三画旧通灵。

断弦挂壁知音丧,(师与契嵩深相知,时已逝矣。

)挥尘空山乱石听。

斋罢何须更临水,胸中自有洗心经。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9:01:46

原文展示:

赠治易僧智周

寒窗孤坐冻生瓶,
尚把遗编照露萤。
阁束九师新得妙,
梦吞三画旧通灵。
断弦挂壁知音丧,
师与契嵩深相知,
时已逝矣。挥尘空山乱石听。
斋罢何须更临水,
胸中自有洗心经。

白话文翻译:

寒冷的窗下,我孤独地坐着,冰冷的水瓶里结了冰;
我仍然用遗留下来的书籍照亮夜晚的萤火虫。
阁楼上束缚的九位师傅,刚得到的妙法;
梦中吞下三幅画,旧时的灵性又回来了。
断弦高挂墙壁,知音已然失去;
师与契嵩之间深情相知,
时光已然逝去,挥动尘埃,空山间石头的回响。
斋戒结束,何必再去临水,
我心中自有洗净的心经。

注释:

  • 寒窗:寒冷的窗子,象征孤独和清冷的环境。
  • 冻生瓶:瓶中的水结冰,表现出严寒的环境。
  • 遗编:遗留下来的书籍或文献。
  • 露萤:露水中的萤火虫,象征幽暗中的微光。
  • 九师:可能指的是道教或佛教的高人,象征高深的智慧。
  • 三画:可能指的是某种象征性的图画,寓意深远。
  • 断弦:比喻知音已去,弦断音消。
  • 契嵩:指与嵩山相契合,可能代表师徒深厚的情谊。
  • 洗心经:指内心的平静与洗净,达到一种心灵的宁静。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苏轼(1037年-1101年),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著名的文学家、书法家、画家。他的诗词风格多变,既有豪放激昂之作,也有细腻婉约之篇。苏轼在政治上经历过起伏,但其文学成就却始终屹立不倒。

创作背景:

《赠治易僧智周》是苏轼在与智周僧人交往过程中所作,表达了对他深厚的友谊和对高深智慧的向往。诗中充满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体现出苏轼对人生、友谊和智慧的思考。

诗歌鉴赏:

这首诗体现了苏轼对友人的深厚情感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开头的“寒窗孤坐冻生瓶”展示了孤独与寒冷的环境,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孤寂。接下来的“尚把遗编照露萤”,则表达了对过去智慧的珍视和追忆。中间的意象“阁束九师新得妙,梦吞三画旧通灵”则反映出苏轼对智慧的渴望与追求。

“断弦挂壁知音丧”一句,极富情感,表现出与朋友失去联系后的惆怅。此处“知音”一词更是引人深思,体现出真正理解自己的朋友是多么珍贵。而“师与契嵩深相知”则强调了师徒之间的深厚情谊,寓意着心灵的契合。

结尾的“斋罢何须更临水,胸中自有洗心经”,则是对内心宁静的追求,表明苏轼在经历了世事的纷扰后,依然能够保持内心的清明与宁静。整首诗通过自然景物与内心感受的交融,展现出一种深邃的哲理与情感,给人以思考与启示。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寒窗孤坐冻生瓶:描绘了一个寒冷孤独的环境,表达诗人的孤独感。
  2. 尚把遗编照露萤:用古书照亮夜晚,表现对知识的依恋。
  3. 阁束九师新得妙:暗示着寻找智慧与真理的渴望。
  4. 梦吞三画旧通灵:寓意对过去智慧的追忆与梦幻的追求。
  5. 断弦挂壁知音丧:表达失去知音的惆怅与无奈。
  6. 师与契嵩深相知:强调师徒之间深厚的情谊。
  7. 时已逝矣:感慨时间的流逝。
  8. 挥尘空山乱石听:隐喻内心的迷茫与对自然的思考。
  9. 斋罢何须更临水:强调内心的宁静无需外求。
  10. 胸中自有洗心经:表现内心自有一份清明与宁静。

修辞手法:

  • 比喻:如“断弦挂壁”比喻知音已去,情感深厚。
  • 对仗:如“寒窗孤坐”和“斋罢何须”形成鲜明的对比,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意象丰富:如“露萤”、“九师”等象征意义深刻,富有哲理。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探讨友情、智慧与时光的流逝,表达了对知音的珍视与对内心宁静的追求。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寒窗:象征孤独与清冷。
  • 生瓶:体现环境的严酷。
  • 露萤:象征微小的光明与希望。
  • 九师:象征智慧与高人。
  • 断弦:表示失去与遗憾。

这些意象共同构成了诗人内心世界的描绘,展现出对知识、友谊的渴望和对时光流逝的感叹。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寒窗孤坐冻生瓶”中的“冻生瓶”是什么意思?

    • A. 瓶子里有水
    • B. 瓶子里结冰
    • C. 瓶子里是酒
  2. “断弦挂壁知音丧”中的“知音”指的是什么?

    • A. 朋友
    • B. 音乐
    • C. 知识
  3. 诗中提到的“九师”象征什么?

    • A. 朋友
    • B. 智慧
    • C. 时间

答案:

  1. B. 瓶子里结冰
  2. A. 朋友
  3. B. 智慧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水调歌头》 - 苏轼
  • 《静夜思》 - 李白
  • 《月下独酌》 - 李白

诗词对比:

  • 苏轼 vs. 李白:两位诗人在表达孤独与对友谊的思考上有相似之处,但苏轼更注重内心的宁静与智慧的追求,而李白则更倾向于豪放与洒脱。

参考资料:

  • 《苏轼诗词选》
  • 《宋代文学史》
  • 《古典诗词鉴赏》

相关查询

从潼关至华阴西岳庙 其二 从潼关至华阴西岳庙 其一 道中感怀寄呈秀父合肥兼示燕豫子侄 青柯坪下山怅然有作 归次盱眙感赋 癸酉春日偶成四首 其二 癸酉春日偶成四首 其一 假山 扬州怀古 暮春旅怀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喜跃抃舞 弓字旁的字 仕途经济 沉着痛快 琼花露 包含务的词语有哪些 麥字旁的字 独见之虑 倒八字的字 冰壸秋月 卧疾 摄论宗 豆字旁的字 苍白无力 黹字旁的字 摘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舍己从人 包含芥的词语有哪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