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03:42:5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3:42:55
若人如马亦如班,笑履壶头出玉关。
已入西羌度沙碛,又来东海看涛山。
识君小异千人里,慰我长思十载间。
西省怜君一作邻居时邂逅,相逢有味是偷闲。
如果你像马一样奔忙,像班固那样聪慧,
那我就笑着走出壶口,跨过玉门关。
已经进入西羌,穿越沙漠,
又来东海,欣赏涛声和山影。
在千人之中,我才稍微认识你,
你让我在十年的长思中得到了慰藉。
在西省,我曾把你当作邻居,偶然相遇,
这样的相逢,充满了闲适的滋味。
苏轼(1037年-1101年),字子瞻,号东坡,北宋著名的文学家、书法家、画家。他的作品横跨诗、词、文、赋等多个领域,风格多样,常以豪放、旷达的气质著称。他的诗词常反映个人情感与社会生活,具有深厚的哲理性。
这首诗写于苏轼与李端叔相交的时期,表达了对朋友的思念与对生活的感慨。苏轼在政治上遭遇挫折,但在文学上仍然保持了积极的态度,诗中体现了他对友谊的珍视和对生活闲适之美的向往。
《答李端叔》是一首充满情感的诗作,展现了苏轼对友谊的珍惜和对生活的深刻思考。诗的开头以“若人如马亦如班”引出,与李端叔的交往与思念交织,表明了他们之间的深厚情谊。苏轼在诗中并没有沉溺于对困境的悲叹,反而以轻松幽默的语气描绘了自己行走在西羌沙碛与东海涛山之间的轻松与自在,体现了他豁达的个性。
诗的后半部分更为深刻,通过“识君小异千人里”表达了在茫茫人海中能与李端叔相识的幸运,而这份友情给他带来了十年思念的慰藉,展现了友谊的深远与恒久。最后一句提到“相逢有味是偷闲”,更是将简单的相遇提升到一种美好的境界,强调了生活中的闲暇时光和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是多么的珍贵。
整首诗语言清新,意境深远,既有对友谊的描绘,也有对生活哲理的思考,体现了苏轼的个性魅力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整首诗以友谊为主题,表达了人与人之间的珍贵情感,以及在生活中闲适时光的重要性。通过描绘辽阔的自然景观与友人的情谊,展现了苏轼对生命的热爱与思考。
关于“玉关”的说法中,哪个是正确的?
A. 玉关是南方的一个城市
B. 玉关是古代西北边境的重要关口
C. 玉关是一个水域
“相逢有味是偷闲”这句话的意思是?
A. 相遇是浪费时间
B. 相遇是一种享受的闲暇
C. 相遇没有任何意义
“已入西羌度沙碛”的含义是?
A. 进入西部的美丽景区
B. 经过艰难的沙漠旅程
C. 到达东海的旅程
《送别》王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