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某敬采民言成六韵为安抚阁老尚书寿伏幸过目》

时间: 2025-04-27 18:10:33

诗句

公今卧护足从容,岂有扁舟欲便东。

少待政成归帝所,此邦还在化钧中。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8:10:33

原文展示:

某敬采民言成六韵为安抚阁老尚书寿伏幸过目

公今卧护足从容,岂有扁舟欲便东。 少待政成归帝所,此邦还在化钧中。

白话文翻译:

全诗翻译: 您现在安然地守护着国家,从容不迫,怎么会有乘小船东去的打算呢?稍等政务完成,您将回到皇帝身边,这个国家仍在您的教化之中。

注释:

字词注释:

  • 卧护:安然守护。
  • 从容:不慌不忙,镇定自若。
  • 扁舟:小船。
  • 便东:方便向东去。
  • 少待:稍等。
  • 政成:政务完成。
  • 帝所:皇帝的身边。
  • 化钧:教化,指治理和教育。

典故解析:

  • 无特定典故,主要表达对安抚阁老尚书的敬意和对其工作的期待。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张栻(1133年—1180年),字敬夫,号南轩,南宋著名理学家、文学家,与朱熹、吕祖谦并称“东南三贤”。他的诗文多表达儒家思想和政治理想。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为安抚阁老尚书祝寿而作,表达了对尚书工作的敬意和对国家未来的期待。

诗歌鉴赏:

这首诗简洁而富有深意,通过“卧护足从容”和“岂有扁舟欲便东”两句,展现了尚书安然守护国家的形象,以及对其不急于离开的赞赏。后两句“少待政成归帝所,此邦还在化钧中”则表达了对尚书未来工作的期待,希望他能继续为国家带来教化和治理。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体现了作者对尚书的敬重和对国家未来的美好愿景。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公今卧护足从容”:描绘尚书安然守护国家的形象,从容不迫。
  2. “岂有扁舟欲便东”:反问句,表达尚书没有离开的打算,坚守岗位。
  3. “少待政成归帝所”:期待尚书政务完成后回到皇帝身边。
  4. “此邦还在化钧中”:国家仍在尚书的教化之中,期待他继续治理。

修辞手法:

  • 反问:“岂有扁舟欲便东”,增强语气,突出尚书的坚守。
  • 对仗:“卧护足从容”与“扁舟欲便东”形成对比,突出尚书的从容和坚守。

主题思想:

  • 表达对尚书的敬意和对国家未来的期待,强调尚书的重要作用和坚守岗位的精神。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卧护:安然守护的形象。
  • 扁舟:小船,象征离开的打算。
  • 化钧:教化,象征治理和教育。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卧护足从容”描绘了尚书的哪种形象? A. 匆忙离开 B. 从容守护 C. 犹豫不决 D. 急切归乡 答案:B

  2. “岂有扁舟欲便东”表达了尚书的什么态度? A. 急于离开 B. 坚守岗位 C. 犹豫不决 D. 急切归乡 答案:B

  3. 诗中“化钧”指的是什么? A. 军事 B. 教化 C. 经济 D. 政治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朱熹的《观书有感》:表达对学问的追求和对国家未来的期待。
  • 吕祖谦的《送别》:表达对友人的敬意和对其未来的期待。

诗词对比:

  • 张栻的《某敬采民言成六韵为安抚阁老尚书寿伏幸过目》与朱熹的《观书有感》:两者都表达了对国家未来的期待,但前者更侧重于对尚书的敬意,后者更侧重于对学问的追求。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张栻的多首诗作,可深入了解其诗歌风格。
  • 《宋代文学史》:详细介绍了宋代文学的发展和特点,有助于理解张栻的创作背景。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和刘原甫复雨寄永叔 重送杨明叔 送徐终秘校罢泾尉而归 和孙端叟寺丞农具十五首其二扬扇 和原甫会灵讌集之什 茶灶 题嘉兴永乐院檇李亭 野田行 九月五日梦欧阳永叔 和孙端叟寺丞农具十五首其十一牛衣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交洽无嫌 刀字旁的字 山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戈字旁的字 漱漱 竭节 淫朋密友 飘茵随溷 双人旁的字 四字头的字 厄字旁的字 包含尝的词语有哪些 离削自守 汤池铁城 伴饭指挥使 为非作恶 包含蜷的词语有哪些 耳报神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