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1:57:0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1:57:02
送李秀才落第游荆楚
作者: 钱起 〔唐代〕
翠羽虽成梦,迁莺尚后群。
名逃郤诜策,兴发谢玄文。
昏旦扁舟去,江山几路分。
上潮吞海日,归雁出湖云。
诗思应须苦,猿声莫厌闻。
离居见新月,那得不思君。
这首诗表达了对落第的朋友李秀才的送别之情。虽然拥有如梦的翅膀,迁徙的黄莺仍然在后面追赶。名声不如郤诜的策马,才华也无法比拟谢玄的文采。早晚我将乘小舟离去,江山在我面前分成了无数条路。涨潮时,太阳被海水吞没;归来的大雁飞出湖面的云朵。写诗的思绪应该是艰难的,猿声响起却让我不厌倦倾听。离开故乡时看到新月,怎能不思念你呢?
作者介绍: 钱起,唐代诗人,以其清新典雅的诗风著称,善于描写自然景物和人情世态。他的诗作多以个人情感和对社会的观察为主题,表达了对生活的热爱与对理想的追求。
创作背景: 本诗写于钱起送别好友李秀才之际,李秀才因落第而游历荆楚,诗中充满了对友人的关切与不舍,反映了当时科举制度下落第士子的无奈与追求。
《送李秀才落第游荆楚》是一首充满情感的送别诗,诗人通过细腻的描绘表达了对好友李秀才的深厚情谊和对他未来的美好祝愿。诗中使用了丰富的意象,如“翠羽”、“迁莺”、“扁舟”等,展现了友人的理想与追求。诗人提到的“名逃郤诜策,兴发谢玄文”,不仅表达了对李秀才才华的认可,也反映了他对现实的不满和无奈。
同时,诗中“昏旦扁舟去,江山几路分”描绘了离别时的惆怅与迷茫,象征着人生道路的多样性与不确定性。更有“上潮吞海日,归雁出湖云”两句,展现了自然景象与人情的交融,增强了诗的情感深度。结尾的“离居见新月,那得不思君”更是将思念之情推向高潮,表达了离别带来的孤独与对友人的深切怀念。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歌反映了落第士子的无奈与追求,表达了深厚的友谊和对未来的期待。整体情感基调是伤感而又坚韧。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这首诗的作者是谁?
A. 李白
B. 杜甫
C. 钱起
D. 白居易
诗中提到的“郤诜”是指:
A. 一位著名的诗人
B. 一位政治家
C. 一位书法家
D. 一位画家
“离居见新月,那得不思君”表达了什么情感?
A. 高兴
B. 思念
C. 愤怒
D. 冷漠
答案: 1.C 2.B 3.B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