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送征雁》

时间: 2025-07-28 12:08:21

诗句

秋空万里净,嘹唳独南征。

风急翻霜冷,云开见月惊。

塞长怯去翼,影灭有馀声。

怅望遥天外,乡愁满目生。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28 12:08:21

原文展示:

送征雁
作者: 钱起 〔唐代〕

秋空万里净,
嘹唳独南征。
风急翻霜冷,
云开见月惊。
塞长怯去翼,
影灭有馀声。
怅望遥天外,
乡愁满目生。

白话文翻译:

在清澈的秋空下,万里无云,
孤雁高声鸣叫,独自南飞。
急促的风吹来,霜冷得让人打颤,
云层散开,月亮的光辉让人惊喜。
在边塞的遥远,我害怕失去翅膀,
雁影渐渐消失,余音仍在耳旁回响。
我怅然地望向遥远的天空,
乡愁涌上心头,充满了我的眼眶。

注释:

  • 嘹唳:形容雁叫声清脆高亢。
  • 南征:指向南方飞去,常用来描写候鸟迁徙。
  • 翻霜冷:形容天气骤然变冷,霜降的感觉。
  • 塞长:指边塞地区的遥远和宽广。
  • 怅望:形容失落和思念,远望的情绪。

典故解析:

“雁”是古诗中常见的意象,象征着游子思乡。南飞的雁常被用来比喻离去的亲友和对故乡的思念。在唐代,诗人常通过描写自然景象来表达个人情感,这首诗正是这种传统的体现。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钱起(约约809-约858),字仲明,号东皋,唐代诗人,生于今江苏省,擅长五言诗,作品清新自然,情感细腻。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秋季,诗人可能目送雁群南飞,因而引发了对故乡的思念。唐代社会动荡不安,许多人离乡背井,诗中的乡愁也反映了这一历史背景。

诗歌鉴赏:

《送征雁》通过描写秋天的自然景象,抒发了诗人对离别和故乡的深切思念。开篇“秋空万里净”,展现了广阔的秋天,给人以清新而宁静的感觉;接着“嘹唳独南征”,孤雁的叫声打破了宁静,暗示着离别的伤感。后面的“风急翻霜冷”则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严酷,反映出诗人的内心感受。诗人在描写雁南飞的同时,表达了对亲人的思念和对故乡的向往,“怅望遥天外,乡愁满目生”更是将情感推向高潮,展现了游子心头的苦楚与无奈。这首诗结构严谨,意象丰富,情感真挚,充分展现了唐诗的艺术魅力。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1. 秋空万里净:描绘了秋季蓝天的辽阔与清澈。
    2. 嘹唳独南征:表现了孤雁的鸣叫,象征离别。
    3. 风急翻霜冷:描写了天气的变化,增强了氛围的冷峻感。
    4. 云开见月惊:云层散开,月亮明亮,象征着希望与惊喜。
    5. 塞长怯去翼:在边塞的环境中,诗人对失去的恐惧。
    6. 影灭有馀声:雁的身影消失,但声音仍在耳边回响。
    7. 怅望遥天外:诗人向远方的天空望去,心中充满惆怅。
    8. 乡愁满目生:思乡之情油然而生,充满心头。
  • 修辞手法

    • 比喻:雁的叫声比作离去的亲人,增强了思乡情感。
    • 拟人:将自然景象赋予情感,增加了诗的生动性。
    • 对仗:如“影灭”和“馀声”,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主题思想:整首诗以孤雁南飞为引子,表达了游子对故乡的思念和对离别的感伤,情感真挚,具有普遍的共鸣。

意象分析:

  • 孤雁:象征离别与孤独,代表游子心情。
  • 秋空:象征清晰与无垠,反映诗人内心的孤寂。
  • 霜冷:象征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无常。
  • 乡愁:代表对故乡的思念,普遍的人类情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嘹唳”指的是什么? A. 雁的叫声
    B. 秋天的风
    C. 霜的寒冷

  2. 诗中“乡愁满目生”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未来的希望
    B. 对故乡的思念
    C. 对友人的祝福

答案

  1. A
  2.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夜泊牛渚怀古》 by 李白
  • 《春江花月夜》 by 张若虚

诗词对比

  • 钱起的《送征雁》与杜甫的《月夜忆舍弟》,都表达了对亲人的思念,但前者侧重于自然景象的描写,后者则强调人间的苦楚与无奈。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辞典》
  • 《唐诗解读与赏析》

相关查询

秋霜阁 妙相寺清节轩 东峰亭 刘伯伦 项王 松泉杂诗 其二 松泉杂诗 其一 山行 游邓尉山 白云洞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户字头的字 板上砸钉 较谈 鼓尾 奔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外衣 霹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修短有命 寸字旁的字 翻开头的成语 无了无休 五侯蜡烛 犬字旁的字 悬殊 廾字旁的字 包含绳的词语有哪些 邯郸市 百世流芬 皿字底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