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07:02:4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7:02:48
玉台不减雨花台,惹得游人数往来。
绿幄浓阴松与竹,浮云山势暗仍开。
疏钟几杵僧初饭,啼鸟一声月在梅。
此景此情谁悟得,豪吟偏喜数人陪。
玉台的景色丝毫不逊色于雨花台,吸引得游人络绎不绝。
绿树成荫,松树和竹子交相掩映,浮云在山间移动,山势虽暗却依然开阔。
稀疏的钟声伴随着和尚的初饭,鸟儿一声啼鸣,月光照在梅树上。
这样的景色和情景,谁能真正领悟呢?我却偏偏喜欢有几位朋友相伴吟诗。
陈经纶,明代诗人,字梦阮,号秋水,江苏人。其诗风清新自然,善于描绘山水及生活场景,具有深厚的人文情怀。
此诗写于游览圭峰之际,表达了诗人对美景的赞美和与友人共游时的欢乐心情。反映了明代文人游山玩水、寄情于自然的生活情趣。
这首诗以游览圭峰为背景,描绘了优美的自然风光和诗人与友人之间的情谊。开篇的“玉台不减雨花台”便是直接的对比,表达了诗人对圭峰美景的赞赏。接下来的描绘中,诗人通过浓密的绿树和飘动的浮云,营造出一种生机盎然的氛围。尤其是“稀疏的钟声”和“鸟鸣”,更是将宁静的生活场景与自然的美结合在一起,体现出一种和谐的意境。
最后两句则体现了诗人对这种景色的感慨与友人的珍惜,抒发了内心的感动与快乐。在这幅图景与情感中,诗人不仅感受到大自然的美丽,而且感受到与友人共度时光的珍贵。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情感,使人感受到一种超然的境界,令人向往。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美景的描绘和对朋友陪伴的珍惜,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与对友谊的重视,展现了明代文人对自然与人文情感的独特理解。
玉台与雨花台的比较意味着什么?
A. 两者是同样的地方
B. 玉台更美丽
C. 玉台吸引游人
D. 无关紧要
诗中提到的“疏钟几杵”描绘了什么场景?
A. 热闹的集市
B. 寺庙的宁静
C. 大自然的喧哗
D. 游玩的欢笑
诗中“此景此情谁悟得”表达了诗人的什么情感?
A. 对景色的无所谓
B. 对友谊的珍惜
C. 对人生的迷茫
D. 对自然的敬畏
与王维的《山中杂诗》相比,陈经纶的诗更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而王维则专注于内心的宁静与自然的对话。两者在意象的选择上各具特色,体现了不同的艺术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