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上陈县尹二首》

时间: 2025-04-25 18:42:42

诗句

温公宅子富公池,并入尧夫户不知。

百亩但添官里赋,一编惟说橐中诗。

自怜老去无能役,正恐儿成不了痴。

有口尚能夸尹在,莫教白发困行移。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5 18:42:42

原文展示

温公宅子富公池,并入尧夫户不知。
百亩但添官里赋,一编惟说橐中诗。
自怜老去无能役,正恐儿成不了痴。
有口尚能夸尹在,莫教白发困行移。

白话文翻译

温公的宅子富丽堂皇,公池宽广,连尧夫的家都不知晓。
只知道这百亩田地只增添了官里的赋税,唯有一编诗文在口中吟诵。
我自怜年老无力再为他人效劳,生怕我的儿子也会变得愚痴。
即使有口才仍能夸赞县尹的功绩,切莫让白发困扰了我的行动。

注释

  • 温公:指温公(温庭筠),古代著名的文学家。
  • 尧夫:指尧的后代,古代圣君的象征。
  • 百亩:指一百亩的田地,表示土地的丰饶。
  • 官里赋:官府的税赋。
  • 橐中诗:指口中吟诵的诗歌,表示文学的积累。
  • 儿成不了痴:指对儿子的担忧,怕他愚笨无能。

典故解析

“温公宅子”与“尧夫户”都是指代古代名士或圣君,反映了对历史人物的追慕与敬仰。诗中提及的“赋”与“诗”则反映了诗人对官场与文人生活的思考。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刘应李,宋代文学家,诗词作品以清新脱俗著称,常表达个人情感与对社会现象的观察。

创作背景

该诗创作于诗人遭遇人生困境时,反映了对家族和后代的深切关怀及对官场的无奈。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温公宅与尧夫户的对比,展现了古代名士的生活与当代的官场现象。诗中透露出作者对物质富裕的反思,尤其是“百亩但添官里赋”的句子,揭示了当时对富裕的批判。诗人自怜年老而无能为力,生怕后辈继承不了自己的志向,展现了对未来的深切担忧。最后的“莫教白发困行移”则是对衰老与行动不便的无奈,反映出一种人生无常的感慨。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温公宅子富公池:描述温公的宅子富丽,公池宽广,象征着富裕的生活。
  2. 并入尧夫户不知:尧夫的家也不知道此事,暗含对名士生活的无知与隔阂。
  3. 百亩但添官里赋:土地虽广,却只是增添了官府的税赋,表现了对社会的批判。
  4. 一编惟说橐中诗:诗人认为文学才是值得珍惜的。
  5. 自怜老去无能役:对自己年老无力的感叹。
  6. 正恐儿成不了痴:担心后代不能继承自己的志向。
  7. 有口尚能夸尹在:即使口才尚在,依然能赞美县尹的存在。
  8. 莫教白发困行移:希望不要让白发影响自己的行动与生活。

修辞手法

  • 对比:通过富裕的生活与税赋的对比,突显社会现象。
  • 比喻:用“白发”象征衰老与无奈。
  • 拟人:将诗歌与口才拟人化,表现其重要性。

主题思想

本诗通过对古今名士生活的对比,反映出作者对社会现象的关注,表达了对未来后代的担忧与对自身境遇的感慨。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温公:象征富裕与文化。
  • 尧夫:象征古代贤君与理想。
  • 白发:象征衰老与无奈。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温公”是指?

    • A. 温庭筠
    • B. 温公子
    • C. 温家宝
  2. 诗人对后代的担忧主要表现在?

    • A. 物质贫乏
    • B. 智慧缺失
    • C. 身体健康
  3. “百亩但添官里赋”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对富裕生活的向往
    • B. 对官场的讽刺
    • C. 对田地的热爱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江花月夜》 - 张若虚
  • 《静夜思》 - 李白

诗词对比

  • 《春江花月夜》《上陈县尹二首》:前者展现了对美好自然的向往,后者则反映了对社会现象的批判。
  • 《静夜思》《上陈县尹二首》:两首诗都带有对人生的思考,但前者更侧重于个人情感,后者则更关注社会与后代。

参考资料

  • 《宋诗选》
  • 《古诗鉴赏辞典》
  • 《中国古代诗词研究》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人日饭昭觉 暑夜泛舟 月夜泛小舟湖中三更乃归 四月二十九日作 用短 蔬圃绝句 赠汪叔潜 秋思三首 其一 幽居遣懹 寓怀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在座 白发青衫 易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回黄转緑 汲汲 革字旁的字 女夷 古来今往 视死若生 人字头的字 狐鸣篝中 干字旁的字 府兵制 矛字旁的字 人中豪杰 草字头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