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4 22:26:1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4 22:26:10
《早春》
作者:司空图 〔唐代〕
伤怀同客处,病眼却花朝。
草嫩侵沙短,冰轻著雨消。
风光知可爱,容发不相饶。
早晚丹丘去,飞书肯见招。
伤感的我与客人相聚在此,却因眼疾而不能欣赏春天的花朵。草地嫩绿,短短的侵入沙滩,冰雪轻轻溶化在雨水之下。春光虽美,却不允许我细细品味。早晚我将去丹丘(指道教的修炼地),寄出书信希望能得到回应。
司空图,字公谨,号涧溪,唐代诗人,生于大历年间,卒年不详。司空图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而著称,尤其是在诗歌和文学评论方面有显著贡献。他的诗歌风格多样,常以清新脱俗著称。
《早春》创作于春季,正值万物复苏之际,诗人通过对春天景色的描绘表达自己的情感与思考,也反映了他当时的身体状况和心理状态。
《早春》是一首充满情感波动的诗作,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早春的景象,同时也流露出自己的忧伤与无奈。诗的开头“伤怀同客处”就直接道出诗人的情感状态,说明他在与朋友相聚的场合中却感到一丝孤独和失落。接着“病眼却花朝”,诗人因病目无法视,失去了欣赏春天的机会,进一步加深了他的伤感。
草地的嫩绿与冰雪的消融,构成了春天生机勃勃的景象,但诗人却无法细细品味这份美好,体现了他对生活的无奈和对美好事物的渴望。最后两句“早晚丹丘去,飞书肯见招”,则暗示诗人对未来的期望和对友人的思念,尽管身处困境,内心仍然渴望与他人沟通,表达自己的情感。
整首诗通过意象的描绘,展现了春天的美丽与诗人内心的苦楚,形成鲜明的对比,深刻地反映了人们在生活中常常面临的矛盾与挣扎。
整首诗通过对春天景色的描绘,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伤感,展现了人在面对生命的无常与时间流逝时的无奈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诗人因何而伤怀?
A. 春天的美景
B. 身体的病痛
C. 朋友的离去
答案:B
“草嫩侵沙短”中的“侵”字用来形容什么?
A. 侵入
B. 侵害
C. 侵略
答案:A
诗中提到的“丹丘”指的是什么?
A. 一处山丘
B. 道教的修炼地
C. 一种植物
答案:B
《早春》与王之涣的《登鹳雀楼》都描写了自然景色,但前者更多体现个人情感,而后者则侧重于壮丽的景象。两者都展示了对美好自然的热爱,然而情感基调却截然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