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0 06:05:0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0 06:05:04
《漫书五首》
作者:司空图
长拟求闲未得闲,又劳行役出秦关。
逢人渐觉乡音异,却恨莺声似故山。
溪边随事有桑麻,尽日山程十数家。
莫怪行人频怅望,杜鹃不是故乡花。
海上昔闻麋爱鹤,山中今日鹿憎龟。
爱憎止竟须关分,莫把微才望所知。
世路快心无好事,恩门嘉话合书绅。
神藏鬼伏能千变,亦胜忘机避要津。
四翁识势保安闲,须为生灵暂出山。
一种老人能算度,磻溪心迹愧商颜。
长久以来想要寻求闲适,却始终得不到闲暇,又不得不劳碌奔波出秦关。
偶尔遇到人,逐渐感觉到乡音变得陌生,却又恨不得莺声还似故乡的山野。
溪边随处可见桑麻,整日走山路,十多户人家。
不要怪行人频频怅望,杜鹃花并不是故乡的花。
海上曾听说麋鹿喜爱鹤,山中如今鹿却憎恨龟。
爱憎归根结底需要分清,别将微薄的才华寄望于世俗的认识。
世间路途快心无好事,恩情门里美好的话语适合书绅。
神藏鬼伏能够千变万化,胜过忘却机巧避开险滩。
老者能识局势保持安闲,必定是为生灵暂时出山。
一种老人可以算计天命,磻溪的心迹让人愧疚于商颜。
司空图,字子长,号青丘,唐代诗人,擅长山水田园诗,追求自然的闲适与恬淡。他的作品常蕴含哲理,表现对生活的思考和对自然的向往。
《漫书五首》创作于唐代社会动荡与变迁的背景下,反映了诗人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及对故乡和自然的思念。诗中贯穿着一种淡淡的忧伤与对世事的无奈。
《漫书五首》以其清新自然的语言、深邃的意境和丰富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独特理解和对故乡的深切怀念。开篇即以“长拟求闲未得闲”表达了对闲适生活的渴望,随后描绘出离家在外的孤独与无奈,特别是对故乡声音的思念,生动地刻画出心中的惆怅与思乡之情。
诗中结合了自然景象与人生哲理,通过对比手法,展现了世事的多变和人生的无常。比如“莫怪行人频怅望,杜鹃不是故乡花”一句,形象地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与对异乡的失落感。
整首诗不仅仅是对个人情感的抒发,更是对世事的深思,展现了诗人对人生、自然以及存在的理解。通过细腻的描写和哲理的思考,诗人传达出一种对生活的深刻感悟,令人深思。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与对人生的思考,展现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对安闲生活的向往。诗歌不仅反映个人情感,也涉及更广泛的人生哲理,传达了对生活的深刻洞察。
诗人长久以来想求得什么?
A. 财富
B. 闲暇
C. 名声
D. 权力
诗中提到的“杜鹃”象征什么?
A. 自由
B. 思乡
C. 快乐
D. 财富
诗人对世事的看法是?
A. 乐观
B. 消极
C. 中立
D. 热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