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强颜寄任道子权》

时间: 2025-04-30 21:31:38

诗句

强颜求世亦何从,甔石时时得复空。

何日能无寒饿役,此身得与圣贤终。

人生汲汲须高致,世态浑浑未易穷。

安得相逢共相语,荒城回首又春风。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21:31:38

原文展示:

强颜求世亦何从,甔石时时得复空。
何日能无寒饿役,此身得与圣贤终。
人生汲汲须高致,世态浑浑未易穷。
安得相逢共相语,荒城回首又春风。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在世俗生活中苦苦追求而无所依从的无奈与失落。诗人强作欢颜地在世间挣扎,却始终感到空虚与失落。什么时候才能摆脱饥寒的困扰,和圣贤们一起结束这辛苦的生命呢?人生在世,努力追求理想,但世道却复杂难明,难以看清。希望能与知己相聚,共同交流感受,回首荒凉的城市,又迎来春风。

注释:

  • 强颜:强作欢颜,勉强地表现出欢快的样子。
  • 甔石:甔(zāng)石,指一种石料,诗中用来比喻生活的艰难。
  • 寒饿役:寒冷和饥饿的劳役,指生活中面临的困苦。
  • 圣贤:古代智慧的人,指道德高尚的人。

典故解析:

本诗提到的“圣贤”可与古代儒家思想中的圣人、贤人相联系,表达了诗人向往高尚理想和道德境界的愿望。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王令是宋代的诗人,风格清新自然,擅长用简练的语言表达深邃的思想。他的诗作常常反映个人的生活困境与对人生的思考。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是王令在面临生活压力或困惑时所作,反映了他对人生价值的追求与对理想境界的向往。

诗歌鉴赏:

《强颜寄任道子权》是一首充满哲理思考的诗。诗人在字里行间流露出对生活的无奈与彷徨。开头的“强颜求世亦何从”揭示了他在世俗中苦苦挣扎的处境,感叹人生的艰辛。接下来的“甔石时时得复空”则形象地描绘了他在生活重压下的无力感,仿佛无论如何努力,最终都只能得到空虚。

在“何日能无寒饿役,此身得与圣贤终”中,诗人渴望能超越物质的束缚,与圣贤们一起追求更高的理想,表现出对理想生活的向往与对现实困境的反思。后面几句则展现了诗人对人生价值的思考,尽管生活的复杂性让人感觉迷茫,但他仍希望与志同道合的人相聚,分享彼此的感悟。

整首诗在情感上既有对现实的无奈,又有对理想的追求,展现了诗人复杂的内心世界。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强颜求世亦何从:勉强地对待世俗生活,却不知道该向何处去。
  2. 甔石时时得复空:生活的重负让人感到无尽的空虚。
  3. 何日能无寒饿役:渴望摆脱生活中的饥寒与劳役。
  4. 此身得与圣贤终:希望能与圣贤共度人生的理想。
  5. 人生汲汲须高致:人生的追求应向高远的目标努力。
  6. 世态浑浑未易穷:世事复杂,难以看透。
  7. 安得相逢共相语:希望能够与志同道合的人相聚。
  8. 荒城回首又春风:回首荒凉的城市,迎来春天的气息。

修辞手法:

  • 比喻:用“甔石”比喻生活的重负。
  • 对仗:如“寒饿役”与“圣贤终”形成对比,表达不同的生活状态。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生活的无奈与对理想的渴望,反映了诗人在追求理想的道路上所遭遇的挫折与困惑,展现了人生态度的复杂性。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寒饿:象征生活的艰辛。
  • 圣贤:象征理想与高尚追求。
  • 荒城:象征孤独与无望的境地。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强颜求世亦何从”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快乐
    • B. 无奈
    • C. 愤怒
  2. 诗人希望与谁共度人生?

    • A. 朋友
    • B. 圣贤
    • C. 家人
  3. “甔石时时得复空”中的“空”指的是什么?

    • A. 物质的空虚
    • B. 精神的空虚
    • C. 时间的空虚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将进酒》
  • 杜甫《春望》

诗词对比:

王令与李白的作品都表达了对理想的渴望,但王令的诗更为沉重,李白则多了一份豪放与洒脱。王令的“寒饿”与李白的“将进酒”形成鲜明对比,展示了不同的人生态度与情感表达。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相关查询

哀仲妹 无题二首 喜雨五首 杂咏一百首·卫姜 挽陈孺人 哭孙季蕃二首 征妇词十首 神君歌十首 戊午生朝和居厚弟五绝 其四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青门解袂 惜衣有衣,惜食有食 疋字旁的字 鹰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黽字旁的字 割肉补疮 七平八稳 贻厥孙谋 包含堞的词语有哪些 拆短 割臂盟公 掌稽 包含檄的词语有哪些 朝气蓬勃 戈字旁的字 歹字旁的字 豧豯 羽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