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易水》

时间: 2025-05-07 09:49:14

诗句

匕首空磨事不成,误留龙袂待琴声。

斯须却作秦中鬼,青史徒标烈士名。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9:49:14

原文展示:

易水
作者: 汪遵 〔唐代〕

匕首空磨事不成,
误留龙袂待琴声。
斯须却作秦中鬼,
青史徒标烈士名。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一个人徒劳无功的心情。虽然手中握有匕首,却无法成就大业,最终却因错误的期待而留下遗憾。短短的时间里,他却成为了秦国的鬼魂,仅仅在青史上留下了烈士的名字。

注释:

  • 匕首:一种短刀,古代常用作武器,象征着反抗和斗争的工具。
  • 空磨:磨刀不误砍柴工,意指白白地耗费时间,实际没有成就。
  • 龙袂:龙袂指的是龙的袖子,这里比喻高贵的身份或期待的美好事物。
  • 琴声:象征着文人雅士的生活和艺术追求。
  • 斯须:短暂的时间,表示时间的迅速流逝。
  • 秦中鬼:指在秦国的悲惨结局,成为亡灵。
  • 青史:史书,后世记载的历史。

典故解析:

  • 烈士名:这里提到的“烈士名”反映了古代对勇士和牺牲者的尊重。诗人在感叹自己虽有烈士之名,实则并未真正成就事业。

诗词背景:

  • 作者介绍:汪遵,唐代诗人,生活在动荡的年代,作品多描写个人命运与历史沧桑,风格多感伤。
  • 创作背景:诗作或许是在经历了某种挫折后写成,反映了作者对历史的思考以及个人理想与现实的反差。

诗歌鉴赏:

这首《易水》通过“匕首”和“琴声”的对比,展现了一个理想与现实之间的深刻矛盾。开头以“匕首空磨”揭示了作者对个人奋斗的失落感,尽管有武器在手,却无力改变命运,反映了作者对自身处境的无奈。而“误留龙袂待琴声”则暗示了对美好生活的渴望与期待,然而这种期待往往是空洞的,无法实现。接着“斯须却作秦中鬼”则将悲剧推向高潮,短暂的生命与不幸的结局让人感到无比痛心。最后一句“青史徒标烈士名”则是对历史的深刻反思,烈士的名号虽被后世铭记,但他们的奋斗与牺牲是否真正有意义呢?

整首诗在结构上紧凑,情感层次分明,展现了诗人在面临时代变迁时的无奈与绝望,深刻反映了历史与个人命运的复杂关系。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匕首空磨事不成:虽有反抗之器,但无所作为,表现出无力感。
    • 误留龙袂待琴声: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却是误打误撞,令人失望。
    • 斯须却作秦中鬼:时间短暂,最终沦为历史的亡灵,强调了生命的脆弱。
    • 青史徒标烈士名:尽管名留青史,但无实质成就,反映对历史的批判。
  • 修辞手法

    • 对仗:前两句与后两句形成对仗,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比喻:匕首、琴声等意象的使用,丰富了诗的层次感。
  •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理想与现实矛盾的深刻思考,揭示了历史的无情与个人的无奈。

意象分析:

  • 匕首:象征斗争的决心与力量。
  • 琴声:象征着对理想生活和艺术的追求。
  • 秦中鬼:象征悲惨的结局与历史的无情。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易水》的作者是哪个朝代的?

    • A. 宋代
    • B. 唐代
    • C. 明代
  2. “匕首空磨”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

    • A. 成就感
    • B. 无力感
    • C. 幸福感
  3. 诗中提到的“青史徒标烈士名”意味着什么?

    • A. 成功的象征
    • B. 无意义的遗留
    • C. 未来的希望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将进酒》
  • 杜甫的《春望》

诗词对比

  • 比较汪遵的《易水》和李白的《将进酒》,前者更强调无奈与悲剧,后者则展现了豪情与壮志,反映了不同的历史背景与个人情感。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古诗鉴赏辞典》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寄晁元中十首 次韵答少章闻雁听鸡二首 送徐景道尉武宁二首 奉同六舅尚书咏茶碾煎烹三首 南山罗汉赞十六首 赠送张叔和 戏答王定国题门两绝句 郭功父得杨次公家金书细字经求予作赞 定风波 其三 用明发不寐有怀二人为韵寄李秉彝德叟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河激 琴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楚歌四面 气结尾的成语 三姑六婆 大字旁的字 字民 盛行一时 秉钧衡 玉字旁的字 厂字头的字 支字旁的字 息事 片言折狱 邑字旁的字 悟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鹆眼 皮不存而毛焉附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