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咏昭君》

时间: 2025-08-12 23:43:47

诗句

汉家天子镇寰瀛,塞北羌胡未罢兵。

猛将谋臣徒自贵,蛾眉一笑塞尘清。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8-12 23:43:47

原文展示:

汉家天子镇寰瀛,
塞北羌胡未罢兵。
猛将谋臣徒自贵,
蛾眉一笑塞尘清。

白话文翻译:

汉朝的皇帝统治着四方,
北方的羌族和胡人仍未停止战争。
那些勇猛的将领和谋士们只是自以为高贵,
而昭君的微笑却能驱散边塞的尘埃。

注释:

字词注释:

  1. 汉家:指汉朝的皇帝。
  2. 寰瀛:四方(寰)和海洋(瀛),指整个国家。
  3. 塞北:指边塞的北方地区。
  4. 羌胡:指羌族和胡人,古代北方的少数民族。
  5. 猛将:勇猛的将领。
  6. 谋臣:有谋略的臣子。
  7. 蛾眉:形容女子眉毛如蛾,指美丽的女子。
  8. 塞尘:边塞的尘土,象征战争的混乱。

典故解析:
“昭君”指王嫱(王昭君),汉元帝时的宫女,以美貌和才情著称。她为了国家的和平,主动出嫁给匈奴单于,成为和平的象征。此诗通过昭君的形象,反映了战乱与和平的主题,以及个人在历史中的重要性。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汪遵,字仲明,唐代诗人,曾任朝廷官员。其诗作多以抒情见长,风格清新自然,尤其擅长描写女性之美和历史人物。

创作背景:
本诗创作于唐代,时值国家多次与少数民族发生冲突,昭君的故事被赋予了更深的历史和政治意义,表达了对和平的向往。

诗歌鉴赏:

《咏昭君》以王昭君为中心,展现了她在国家动乱中所象征的和平与美丽。诗的开头以汉家天子镇守四方,营造出一种强盛的气势,但紧接着提到北方羌胡未罢兵,显示出国家的动荡与不安。接下来的两句则对比了将领和谋士的自我荣耀与昭君的微笑所带来的清新气息,突显了个人在历史中的重要性。昭君的微笑不仅仅是美的象征,更是她为和平所做出的牺牲和努力的体现。整首诗在对比中体现出一种深邃的历史哲思,让人感受到在战争与和平之间,个人的选择与责任的重大。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汉家天子镇寰瀛:汉朝的皇帝统治着四方,显示国家的权威与力量。
  2. 塞北羌胡未罢兵:北方的羌族和胡人仍在打仗,暗示国家的动荡与危机。
  3. 猛将谋臣徒自贵:那些勇猛的将领和高官谋士只是一味自夸,未能真正解决问题。
  4. 蛾眉一笑塞尘清:昭君的微笑如同春风,能使混乱的边塞恢复宁静,象征着她的力量。

修辞手法:

  • 对仗:如“猛将谋臣”与“蛾眉一笑”,形成鲜明对比。
  • 比喻:将昭君的笑容比作驱散尘埃的力量,传达她的影响。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和平的渴望与对历史人物昭君的敬仰,强调个体在历史进程中的重要性,尤其是在国家动荡时期,昭君的牺牲与选择显得尤为珍贵。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昭君:象征和平与美丽。
  2. 猛将:象征战争与冲突。
  3. 蛾眉:象征女性的美丽与柔情。
  4. 塞尘:象征战争带来的混乱与破坏。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羌胡”是指什么?
    a) 古代的文学作品
    b) 古代北方的少数民族
    c) 汉朝的皇帝

  2. 诗中“蛾眉一笑”用来形容谁?
    a) 武将
    b) 王昭君
    c) 皇帝

  3. 这首诗主要反映了什么主题?
    a) 爱情
    b) 战争与和平
    c) 自然景色

答案:

  1. b) 古代北方的少数民族
  2. b) 王昭君
  3. b) 战争与和平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1. 《静夜思》 - 李白

    • 反映思乡情感,展现个人情感在历史背景中的重要性。
  2. 《秋夕》 - 杜甫

    • 描述战争带来的思考与感慨,展现诗人在国家动荡中的内心挣扎。

诗词对比:
《咏怀》 - 杜甫

  • 杜甫同样通过个人情感反映国家的动乱与责任,诗中充满了对历史的反思与个人的责任感。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1. 《唐诗三百首》
  2. 《诗经》
  3.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4. 《王昭君与历史》 - 专论王昭君的生平与影响。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别沈助教诗 与崔录西别兼叙携手诗 南还道中送赠刘谘议别诗 送韦司马别诗 赠江长史别诗 仰赠从兄兴宁寘南诗 秋夕仰赠从兄寘南诗 赠诸游旧诗 下直出溪边望答虞丹徒敬诗 入西塞示南府同僚诗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疋字旁的字 近似 革字旁的字 行奸卖俏 妪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立规矩 依违两端 方字旁的字 求治 支字旁的字 压轴戏 提手旁的字 东捱西问 覆军杀将 辨验 乙士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