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越女》

时间: 2025-04-26 03:34:06

诗句

玉貌何曾为浣沙,只图勾践献夫差。

苏台日夜唯歌舞,不觉干戈犯翠华。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3:34:06

原文展示:

越女
作者: 汪遵 〔唐代〕

玉貌何曾为浣沙,
只图勾践献夫差。
苏台日夜唯歌舞,
不觉干戈犯翠华。

白话文翻译:

《越女》这首诗讲述了一位越国女子的故事。她的美丽容貌并不只是为了在河边洗衣,而是为了能帮助勾践复国,向吴王夫差献媚。她在苏台上日夜歌舞,竟然不知战争已经侵扰了她的家园和生活。

注释:

  • 玉貌:形容女子容貌美丽,像玉一样光滑。
  • 浣沙:洗衣,浣指洗涤,沙指沙岸。
  • 勾践:春秋时期越国国君,曾被吴国俘获,后复国。
  • 夫差:吴国的君主,勾践的敌人。
  • 苏台:指越国的一种娱乐场所,寓意歌舞升平。
  • 干戈:战争、武器,泛指兵戈。
  • 翠华:指美丽的服饰或车马,象征着繁华与安宁。

诗词背景:

  • 作者介绍:汪遵,字季友,唐代诗人,生平不详。以诗歌见长,风格独特,常触及历史和社会问题。
  •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唐代,当时的社会背景复杂,诗人通过越女的故事反映了对国家、历史的思考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诗歌鉴赏:

《越女》通过对越国女子的描绘,反映了历史的兴衰与个人命运的交织。诗中女子的美丽与其所处的历史背景形成鲜明对比,仿佛在提醒人们,光鲜的外表之下,往往隐藏着更深的悲剧。当她日夜歌舞时,战争已悄然逼近,象征着生活的安逸可能会被突如其来的动荡打破。诗人在这里用越女的形象,传达出对历史无常的感慨,也引发对现实的深思。整首诗在优美的语言中蕴藏着沉重的主题,使人读来感受到一种美丽与悲哀交织的情感。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玉貌何曾为浣沙:她的美貌并不是为了洗衣服,而是有更深的目的。
    • 只图勾践献夫差:她只为帮助勾践向夫差献媚,暗示了她的忠诚与牺牲。
    • 苏台日夜唯歌舞:在苏台上,她日复一日地歌舞,反映出一种享乐的生活。
    • 不觉干戈犯翠华:然而在这样的生活中,她却未意识到战争已经侵扰了她的生活。
  • 修辞手法

    • 对仗:诗中前两句与后两句形成鲜明对比,展示了越女生活的表面光鲜与背后历史的动荡。
    • 比喻:将女子的美貌比作玉,强调其珍贵与美丽。
  • 主题思想:诗歌通过越女的故事,探讨了战争对个人生活的影响,表现出对历史无常的思考,揭示了美丽与悲剧的交织。

意象分析:

  • 玉貌:象征着美丽与纯洁。
  • 浣沙:代表着传统的女性角色与家庭责任。
  • 干戈:象征着社会动荡与战争的残酷。
  • 翠华:象征着繁华的生活与美好的愿景。

互动学习:

  1. 选择题:越女的美貌是为了什么? A. 洗衣服
    B. 帮助勾践
    C. 表演歌舞

  2. 填空题:诗中提到的“干戈”指的是____。

  3. 判断题:诗歌主要表达了对历史的赞美。(对/错)

答案:

  1. B
  2. 战争

诗词比较与延伸:

  • 相关作品推荐:李白的《将进酒》、杜甫的《春望》等,均涉及历史与个人命运的主题。
  • 诗词对比:可以与李白的《庐山谣》进行对比,分析两者在历史背景与个人情感表达上的异同。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辞典》
  • 《诗词基础知识与鉴赏》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嘉定甲戌孟秋二十有七日起居舍人兼直学士院 都中书怀呈滕仁伯秘监 次韵郭子秀晓行 度淮 浣溪沙 嘉熙己亥大旱荒庚子夏麦熟 王和甫主簿卜地改葬双亲一夕梦到一处风水佳 毗陵天庆观画龙自题姑苏羽士李怀仁醉笔诗呈 沈庄可号菊花山人即其所言 投江西曾宪二首 其一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鳥字旁的字 不得不尔 包含骧的词语有哪些 鸟字旁的字 包含杜的成语 魁逆 握发吐餐 岸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文算 申志 必要 己字旁的字 血字旁的字 绞丝旁的字 勒掯 妇人之仁 胡走游飞 含垢弃瑕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