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和鲜于子骏益昌官舍八咏 竹轩》

时间: 2025-05-07 08:19:01

诗句

幽轩离纷华,惟有一丛竹。

纤梢起余寒,紫笋散轻馥。

擢干春雨余,挺节秋霜足。

不知岁时改,守此娟娟绿。

上有吟风蝉,空腹未尝食。

翦伐非所辞,不受尘土辱。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8:19:01

原文展示:

幽轩离纷华,惟有一丛竹。
纤梢起余寒,紫笋散轻馥。
擢干春雨余,挺节秋霜足。
不知岁时改,守此娟娟绿。
上有吟风蝉,空腹未尝食。
翦伐非所辞,不受尘土辱。

白话文翻译:

这间幽静的竹轩远离了繁华的世界,只剩下一丛竹子。细长的竹梢上仍然带着余寒,紫色的竹笋散发着淡淡的香气。新雨过后,竹子挺立着,经过秋霜的洗礼,依旧坚挺。它不知道季节的变迁,始终保持着这份清幽的绿色。竹子上有吟唱的蝉鸣,但它们食不果腹。竹子并不害怕被砍伐,它不愿意沾染尘世的污秽。

注释:

  • 幽轩:幽静的竹子居所。
  • 纷华:繁华的景象。
  • 纤梢:细长的竹枝。
  • 紫笋:紫色的竹笋。
  • 擢干:竹子挺立,生长向上。
  • 挺节:竹子的节节分明,象征坚韧。
  • 娟娟绿:形容竹子的绿色清新。
  • 吟风蝉:吟唱的蝉。
  • 翦伐:砍伐。
  • 尘土辱:沾染世俗的污秽。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苏辙(1039年-1112年),字子瞻,号晦庵,宋代著名的文学家、政治家,是苏轼的弟弟。苏辙以其深厚的文化修养和广泛的诗文创作而闻名,尤其在散文和诗歌上都有很高的成就。他的作品常具有清新自然的风格,关注社会民生。

创作背景:

《竹轩》写于苏辙在任职期间的闲暇时光,反映了他对于清静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的热爱。诗中表现了与世无争的生活态度,体现了诗人对竹子的喜爱及其象征的高洁品质。

诗歌鉴赏:

苏辙的《竹轩》通过描绘竹子的形象,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诗的开头“幽轩离纷华”便给人一种超脱尘世的感觉,诗人选择在竹轩中隐居,远离繁华,展现了他对喧嚣世界的厌倦。接下来的描写则通过细致的观察,将竹子的形态与环境的变化联系在一起,表现出竹子在各种气候条件下的坚韧与清雅。

整首诗语言简练而生动,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如“纤梢”、“紫笋”、“春雨”、“秋霜”等,既表现了竹子的生长过程,又暗含了岁月的无情与自然的轮回。特别是“守此娟娟绿”,不仅强调了竹子的常绿特性,更表达了诗人对这种坚韧不拔精神的赞美与向往。

在结尾,“翦伐非所辞,不受尘土辱”则是诗人内心的坚定,无论外界如何变迁,竹子始终保留着自身的高洁与独立。这种精神不仅反映在竹子上,也映射出诗人对人生哲理的深刻理解和对自我价值的坚持。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幽轩离纷华:描绘了竹轩的环境,远离繁华,营造出一种宁静的氛围。
  2. 惟有一丛竹:强调了竹子是此处唯一的陪伴,突显竹子的孤独与坚韧。
  3. 纤梢起余寒:描绘竹子的细长竹梢,虽有寒意但仍生机勃勃。
  4. 紫笋散轻馥:描写紫色竹笋的香气,体现了自然的芬芳。
  5. 擢干春雨余:表现竹子在春雨后依然挺立,象征生机。
  6. 挺节秋霜足:竹子在秋霜中仍显坚韧,象征着持久的生命力。
  7. 不知岁时改:竹子对季节变迁的无知,反映一种淡泊的态度。
  8. 守此娟娟绿:持续保持绿色,象征着纯洁与生命的延续。
  9. 上有吟风蝉:描绘竹子上有蝉鸣,增添了生动的气氛。
  10. 空腹未尝食:蝉鸣虽在,却无法满足生存的需要,暗藏一丝忧伤。
  11. 翦伐非所辞:竹子并不在意被砍伐,表现出无畏与坚定。
  12. 不受尘土辱:竹子拒绝沾染世俗,强调它的高洁。

修辞手法:

  • 比喻:竹子象征高洁的品德。
  • 拟人:将竹子拟人化,赋予其情感与思想。
  • 对仗:如“春雨余”与“秋霜足”,增强了语言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写竹子的形态与环境,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反映了他对人生哲理的深刻理解与对自我价值的坚持,传递出一种淡泊明志的生活态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象征高洁、坚韧的品德,代表清高的志向。
  2. 春雨:象征生命的滋润与希望。
  3. 秋霜:象征磨难与考验,体现坚韧不拔的精神。
  4. 蝉鸣:象征生命的脆弱与美好。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表现了诗人对什么的向往? A. 繁华的生活
    B. 宁静的自然
    C. 热闹的聚会
    D. 追求名利

  2. “翦伐非所辞”中的“翦伐”指的是什么? A. 砍伐竹子
    B. 砍伐树木
    C. 剪裁花草
    D. 剪刀

答案:

  1. B
  2.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望岳》
  • 王维《竹里馆》
  • 李白《夜泊牛津》

诗词对比:

《竹里馆》:王维的《竹里馆》同样表现了对自然的热爱与宁静的生活态度,但更多地强调了诗人的孤独与内心的宁静。两者在意象上都使用了竹子,但表达的情感与哲理有所不同。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古诗词鉴赏辞典》
  • 《苏辙诗文集研究》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仲春郊外 饮城楼 浪淘沙 挽湖南提督塔将军 浩浩歌 寄范安道 燕思亭 邀月亭 题梅仙观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毛员鼓 焉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谦拒 青字旁的字 侣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飞字旁的字 涅而不淄 神飞色动 干车 包含伸的成语 垂涎欲滴 耒字旁的字 包含羼的词语有哪些 附耳低语 浅教 蠢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颓顶 能写会算 言字旁的字 長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