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05:49:0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05:49:02
我行未厌山东远,昔游历下今梁苑。
官如鸡肋浪奔驰,政似牛毛常黾勉。
幸公四年持使节,按行千里长相见。
鹰掣秋田伏兔惊,骥驰平野疲牛倦。
似怜多病与时违,未怪两州従事懒。
除书夺去一何速,归袖翩然不容挽。
黄河东注竭昆仑,钜野横流入州县。
民事萧条委浊流,扁舟出入随奔电。
回首应怀微禹忧,归朝且喜宁亲便。
公知齐楚即为鱼,劝筑宣防不宜缓。
我行走在辽阔的山东,依然觉得不厌倦;
曾经游历下的地方,现在却成了梁苑。
官职如同鸡肋,无法弃置却又无所作为;
政务似牛毛般细碎,常常令人感到疲惫。
幸好与您四年携手出使,千里相见的日子难得;
鹰在秋田中飞掠,惊起伏兔,骏马在平原奔腾,牛却因劳累而疲倦。
似乎怜悯于我多病,和时局的背道而驰,
不怪两州的官员懒惰。
被解除职务的速度如此之快,
回归的衣袖轻盈,毫不留恋。
黄河自东流注,昆仑山已干涸,
广袤的土地上洪水涌流,淹没了州县。
民生凋敝,任由浊流冲刷,
小舟在奔涌的水中出入。
回首往事,心中应怀念微禹的忧虑;
归朝的路上,心中却对亲人重聚感到喜悦。
公知齐楚的局势犹如鱼游水中,
劝说修筑防线,不应再拖延。
这首诗通过对话的方式,表现了诗人与李公恕之间深厚的友情与对政治现状的反思。诗中运用典型的比喻,将官职比作鸡肋,形象地展现了官员的无奈与失落。政务繁杂如牛毛,暗示了治理国家的艰难。诗中既有对友人离去的惋惜,又有对未来的期许,表达出了一种复杂的情感。在描写自然景象时,鹰与兔的关系、骥与牛的对比,生动地描绘了生存环境的艰辛。最后,以“归朝且喜宁亲便”结束,表达了对家庭团聚的珍视,展现了诗人对人情的深刻理解。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使用比喻(如“官如鸡肋”)、对仗(如“鹰掣秋田伏兔惊”)等,增强了表现力和感染力。
主题思想:反映了政治无奈、对友人的祝福和对民生的关切,表达了对未来的期望。
诗词测试:
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