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22:41:1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22:41:12
虏入中原力不支,
洛阳名胜浪相拥。
可怜挥麈人如璧,
半夜排墙尚未知。
敌人侵入中原,力量已显疲态;
洛阳的名胜风光,宛如潮水般涌来。
可怜那挥洒文采的人,如同美玉一般;
即使深夜排墙,仍然不知何时能见分晓。
“虏入中原”可以联想到历史上多次外族入侵中原的事件,如金、元、清等朝代的战争。洛阳作为历史悠久的文化名城,代表了中华文化的辉煌与传承。诗中提到的“挥麈人如璧”,则暗示了文人在动荡时代下的无奈与美好。
作者介绍:刘克庄,字仲明,号雪窗,宋代著名诗人,曾任官职,性格刚直,诗风豪放。他的作品多反映当时社会动荡和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南宋时期,正值金人侵扰,国土沦丧。诗人以自身对国家命运的忧虑为背景,抒发对历史的感慨。
《咏史二首》中的这首诗,展现了刘克庄对历史的深刻反思与对故国命运的忧虑。开头两句描绘了敌军侵入中原的情景,传达出一种紧迫感和无奈的情绪。诗人通过“力不支”来突出敌人的疲态,暗示着战争的持久与激烈,同时暗示中原人民的苦难。
接下来的两句则转向对文人雅士的同情,写道“可怜挥麈人如璧”,这不仅是对文人美德的赞美,更是对他们在乱世中无力改变现状的惋惜。诗的最后一句“半夜排墙尚未知”,表达了对未来的迷茫和对历史循环的无奈,令人深感忧伤。
整首诗在意象上通过“洛阳名胜”与“挥麈人”的对比,展现了历史变迁中的美与悲,具有深厚的思想内涵和艺术价值。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诗歌表达了对历史变迁的深刻感悟,反映了文人在乱世中的无奈与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具有强烈的历史感和社会责任感。
诗词测试:
“虏入中原”的意思是:
A. 外敌侵入
B. 和平时期
C. 文化交流
“可怜挥麈人如璧”中的“挥麈”指的是:
A. 写作
B. 战斗
C. 休闲
诗中提到的“洛阳”是哪个朝代的古都?
A. 汉
B. 唐
C. 宋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