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5 03:38:1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5 03:38:13
挽东莱先生
鼓箧胶庠日,公方属外艰。
抠衣天不遇,攻玉理应难。
问我好何学,逢人罕所安。
由今无拂士,孤陋人心酸。
在这鼓声和书声交错的日子里,您正面临着外界的种种艰难。
我想尽力去学习,然而环境却不允许,想要雕琢美玉,自然也是困难重重。
有人问我,应该向谁学习,然而与人交往却少有安慰。
从今往后,再也没有能扶持我的士人,孤独和无知让我心中感到酸楚。
“攻玉”常用来形容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传达出一种努力与坚持的精神。诗中提到的“拂士”则是对有识之士的尊重和渴望,反映出诗人对人际关系的重视。
作者介绍:邵度,宋代诗人,生平事迹较少记载,主要以诗歌见长,其作品多反映个人情感与社会现实,语言简练而意蕴深远。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邵度对东莱先生的追思之时,表达了对老师的敬仰和失去师长的哀伤。在当时社会,士人多面临个人理想与外部环境的冲突,诗中反映了这一时代的普遍困境和士人的无奈。
《挽东莱先生》是一首悼念性诗,充满了对逝去师长的追思和对自身境遇的感慨。诗人在开篇就将环境与自身境遇相结合,描绘出一种孤立无援的感受。诗中使用“鼓箧胶庠”描绘了一个文人特有的学习与生活场景,暗示着作者对知识的渴望与追求,但是随之而来的“公方属外艰”则突显了现实的残酷和外界的种种难关。接下来的“抠衣天不遇”,不仅表现了对学习的执着,也揭示了在艰难环境中追求理想的无奈。
整首诗情感真挚,字句间流露出深厚的师生情谊,以及对理想与现实矛盾的深刻思考。尤其是最后两句,诗人用“由今无拂士,孤陋人心酸”道出了失去老师后的孤独感与无助感,令读者感同身受。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师长的深切怀念,同时也流露出对现实的无奈与对理想的追求,展现了士人在社会变迁中的孤独与困惑。
诗词测试:
诗中“攻玉”比喻的是什么?
A. 学习的困难
B. 财富的追求
C. 对理想的追求
D. 社交的难题
“由今无拂士”中的“拂士”指的是:
A. 师长
B. 志同道合者
C. 朋友
D. 敵人
这首诗主要表达了诗人对什么的感情?
A. 对生活的快乐
B. 对师长的怀念与孤独感
C. 对社会的愤怒
D. 对自然的赞美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邵度的《挽东莱先生》与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都表达了对友人的怀念和对现实的感慨。邵度的诗更加突出孤独与无助,而王勃则在送别中表现出离别的痛苦与对未来的憧憬,展示了不同的情感基调与社会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