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11:47:3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11:47:34
望江南·江南柳
作者: 欧阳修 〔宋代〕
江南柳,叶小未成阴。
人为丝轻那忍折,
莺嫌枝嫩不胜吟。
留著待春深。
十四五,闲抱琵琶寻。
阶上簸钱阶下走,
恁时相见早留心。
何况到如今。
莺嫌一作莺怜,
留著一作留取。
江南的柳树,叶子还小,尚未成荫。
人们轻轻地用丝线缠绕着,不忍心折断。
黄莺嫌弃嫩枝,难以吟唱。
留着等到春天深了再说。
十四五岁的时候,闲来抱着琵琶去寻找。
台阶上扔钱,台阶下走动,
那时相见时要早早留心。
何况到如今,
黄莺有所嫌弃,也有怜爱,
保留着,也有留取的意思。
本诗并没有直接引用典故,但通过描绘江南的自然景色和青春的心情,表达了对时间流逝的感慨。江南的柳树作为意象,常常象征着柔情与哀愁。
作者介绍: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和历史学家。他是唐宋八大家之一,文风清新,擅长诗词和散文。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北宋时期,江南的自然景色与人文风情深深影响了欧阳修的创作。他在政治上经历了多次起伏,诗中所流露的柔情与对青春的怀念,反映了他内心的柔软与对生活的感悟。
《望江南·江南柳》是一首描绘江南春景和青春感怀的词作,通过柳树的描写,展现了柳的柔美与人生的无奈。诗的开头通过“江南柳,叶小未成阴”描绘了春天初来时的景象,轻盈又带着些许的脆弱。这种脆弱不仅是自然景物,更是青春的象征。接着,诗人通过“人为丝轻那忍折”展现了人们对美好事物的珍惜与不舍,而“莺嫌枝嫩不胜吟”则表明了自然界的无情与人事的变迁。
整首词中,诗人透过对青春岁月的回顾,表达了对过往的怀念与对未来的期待。诗中“十四五,闲抱琵琶寻”展现了青春的悠闲与自由,暗示了那段时光的珍贵。而“阶上簸钱阶下走”则生动地描绘了生活的细节,通过小事体现出生活的真实与温暖。最后,诗人对时光的感慨,通过“何况到如今”引出对当下的思考,表明岁月流逝带来的无奈与珍惜。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青春的珍惜与对时光流逝的感慨。通过江南的自然景色,诗人传递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对过往时光的怀念,展现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无奈。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江南柳”象征什么?
诗的最后一句“留著一作留取”表达了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可以将《望江南·江南柳》与李清照的《如梦令》进行对比。李清照的词同样表达了对青春的怀念与生活中的细腻情感,但其风格更显得细腻与婉约,而欧阳修的作品则带有更多的自然意象与哲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