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送张起、崔载华之闽中》

时间: 2025-04-23 18:46:56

诗句

朝无寒士达,家在旧山贫。

相送天涯里,怜君更远人。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3 18:46:56

送张起、崔载华之闽中

原文展示:

朝无寒士达,家在旧山贫。
相送天涯里,怜君更远人。

白话文翻译:

早上没有寒冷的士人能够到达,
我的家在旧山中,生活贫困。
在天涯的路上送你,
怜惜你是一个更遥远的人。

注释:

  • 寒士达:寒士指穷困无依的士人,达则指能够到达某地。
  • 旧山贫:旧山指诗人居住的地方,贫则形容生活贫困。
  • 相送天涯里:在远道送别。
  • 怜君更远人:怜惜你是一个更远的人,表达对友人的关心与不舍。

典故解析:

  • “寒士”:古时士人多为寒士,代表着气节与困境,常常被视为高洁的象征。
  • 该诗中提到的“天涯”,常用于表达离别的感伤情绪,强调距离的遥远和心灵的牵挂。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刘长卿,唐代诗人,生于盛唐时期,曾任职于地方官。他的诗歌多描写自然景物、田园生活以及友人之情,风格清新脱俗,情感细腻。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刘长卿送别朋友张起和崔载华之际,表达了对朋友的关怀与思念之情。诗中通过描写寒士的艰难处境,反映了自己对士人生活的关注与同情。

诗歌鉴赏:

《送张起、崔载华之闽中》以简洁的语言展现出深沉的情感。首句“朝无寒士达”即刻引入读者的视野,诗人用“寒士”来象征那些在困境中坚持理想的人,这不仅是对友人境遇的同情,也是对士人精神的认可。接着“家在旧山贫”,刘长卿以自我经历作为背景,进一步加深了诗的情感厚度,表现出一种对生活的无奈与对理想的追求。在送别的场景中,诗人感受到彼此间的距离和离愁,最后一句“怜君更远人”,更是将情感推向高潮,流露出对远方友人的深切关怀与不舍。这首诗在情感的表达上细腻而真挚,透出一种深远的友谊与人文关怀。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朝无寒士达”:清晨时分,没有寒士能到达这里,暗示环境的艰苦。
    • “家在旧山贫”:自述身世,透露出自己的生活困境。
    • “相送天涯里”:在远方送别,表达了对友人即将离去的惋惜。
    • “怜君更远人”:对朋友的关心,强调他离得更远,心中更为挂念。
  • 修辞手法

    • 对仗:如“朝无寒士达”和“家在旧山贫”,前后对称,增强诗的韵律感。
    • 拟人:感情的投射,使友人离去的距离更显得亲切与沉重。
  • 主题思想: 诗歌的中心思想是对友人的思念与关怀,表达了诗人对士人困境的认同与对友人未来的祝福。这种情感不仅限于个人关系,更是对社会整体的关切。

意象分析:

  • 寒士:象征困境与理想的追求。
  • 旧山:代表诗人的根基与生活背景,体现一种归属感。
  • 天涯:象征离别的遥远与无奈,强化了情感的深度。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寒士”指的是:

    • A. 富人
    • B. 孤独的士人
    • C. 贫困的士人
    • D. 学者
  2. 诗人表达了对友人的什么情感?

    • A. 愤怒
    • B. 忘记
    • C. 关心与惋惜
    • D. 无所谓
答案:
  1. C
  2.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之涣《登鹳雀楼》
  • 李白《送友人》
诗词对比:

与王之涣的《登鹳雀楼》对比,二者都表达了对友人的眷恋,但刘长卿的作品更显得细腻而柔情,王之涣则更具豪情与壮志。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诗经与唐诗的比较研究》

相关查询

彭泽 小孤山 李杨河 拿吒石 发龙江 其二 发龙江 其一 寄胡光大 其三 寄胡光大 其二 寄胡光大 其一 寄友 其三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崒崩 蓬户瓮牖 去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酌水知源 包含阖的词语有哪些 鼠字旁的字 先结尾的成语 涅而不渝 川字旁的字 虚位以待 目字旁的字 虚澹 唾斥 四字头的字 锦花绣草 馬字旁的字 订久要 以乱易暴 葵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包含蓼的词语有哪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