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5:24:2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5:24:21
会赦后酬主簿所问
作者:刘长卿
江南海北长相忆,
浅水深山独掩扉。
重见太平身已老,
桃源久住不能归。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在江南和海北互相思念的情感。在这片浅水和深山之中,门扉紧闭,显得格外孤寂。重回和平的时代,自己已然年老,而那桃源般的美好地方,自己却再也无法返回。
刘长卿,字子羽,唐代诗人,工诗擅长,尤其以山水田园诗闻名。他的诗歌清新自然,抒情真挚,常常表达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
这首诗创作于战乱时期,诗人经历过许多动荡,而在经过一段时间的安定后,深感年华已逝,无法返回心中理想的桃源。
《会赦后酬主簿所问》是一首充满情感的诗作,诗人通过描写江南和海北的思念之情,表达了对过往岁月的怀念和对理想生活的向往。诗中前两句“江南海北长相忆,浅水深山独掩扉”描绘了诗人身处的环境以及内心的孤独感,虽然地理上相隔遥远,但心中却始终无法忘怀。后两句“重见太平身已老,桃源久住不能归”则更为深刻,重见和平的岁月,却发现自己已不再年轻,无法回到那理想的桃源。整首诗意蕴深厚,情感真挚,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思考和对理想的无奈追求。
诗中使用了对仗和意象相结合的手法,比如“江南海北”和“浅水深山”的对仗,营造出一种空间的对比与情感的共鸣。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理想生活的追求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表现了诗人对过往岁月的怀念和对现状的无奈。
诗人对哪个地方充满思念?
“桃源”在诗中象征什么?
诗中提到的“重见太平”,诗人此时的年纪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