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会赦后酬主簿所问》

时间: 2025-05-02 15:24:21

诗句

江南海北长相忆,浅水深山独掩扉。

重见太平身已老,桃源久住不能归。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5:24:21

原文展示

会赦后酬主簿所问
作者:刘长卿

江南海北长相忆,
浅水深山独掩扉。
重见太平身已老,
桃源久住不能归。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在江南和海北互相思念的情感。在这片浅水和深山之中,门扉紧闭,显得格外孤寂。重回和平的时代,自己已然年老,而那桃源般的美好地方,自己却再也无法返回。

注释

  • 江南海北:指地理位置,江南是长江以南的地区,海北则是指长江以北的地区。
  • 浅水深山:形容环境的宁静和偏僻。
  • 重见太平:重新看到太平盛世。
  • 桃源:指陶渊明所描绘的理想世界,象征着和平、安宁和美好。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刘长卿,字子羽,唐代诗人,工诗擅长,尤其以山水田园诗闻名。他的诗歌清新自然,抒情真挚,常常表达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战乱时期,诗人经历过许多动荡,而在经过一段时间的安定后,深感年华已逝,无法返回心中理想的桃源。

诗歌鉴赏

《会赦后酬主簿所问》是一首充满情感的诗作,诗人通过描写江南和海北的思念之情,表达了对过往岁月的怀念和对理想生活的向往。诗中前两句“江南海北长相忆,浅水深山独掩扉”描绘了诗人身处的环境以及内心的孤独感,虽然地理上相隔遥远,但心中却始终无法忘怀。后两句“重见太平身已老,桃源久住不能归”则更为深刻,重见和平的岁月,却发现自己已不再年轻,无法回到那理想的桃源。整首诗意蕴深厚,情感真挚,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思考和对理想的无奈追求。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江南海北长相忆:诗人表达了对远方亲友的思念,尽管身处不同的地方,心中依旧牵挂。
  • 浅水深山独掩扉:描绘了自己身处的环境,既有安静的水面,也有险峻的山峦,象征着孤独和封闭。
  • 重见太平身已老:重新回到太平的时代,但时间的流逝使诗人感到苍老,内心感慨。
  • 桃源久住不能归:理想中的美好生活犹如陶渊明的桃花源,然而自己却无法回归,凸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现实的无奈。

修辞手法

诗中使用了对仗和意象相结合的手法,比如“江南海北”和“浅水深山”的对仗,营造出一种空间的对比与情感的共鸣。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理想生活的追求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表现了诗人对过往岁月的怀念和对现状的无奈。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江南海北:象征着思念的距离和情感的深度。
  • 浅水深山:代表着孤独和内心的封闭。
  • 桃源:理想的生活状态,象征着安宁与美好。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人对哪个地方充满思念?

    • A. 江南
    • B. 海北
    • C. 桃源
    • D. 以上皆是
  2. “桃源”在诗中象征什么?

    • A. 战乱
    • B. 安宁
    • C. 孤独
    • D. 忘却
  3. 诗中提到的“重见太平”,诗人此时的年纪是?

    • A. 年轻
    • B. 正值壮年
    • C. 年已老
    • D. 不确定

答案

  1. D. 以上皆是
  2. B. 安宁
  3. C. 年已老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陶渊明《桃花源记》
  • 王维《鹿柴》

诗词对比

  • 陶渊明的《桃花源记》描绘了理想的隐逸生活,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而刘长卿的《会赦后酬主簿所问》则表达了对理想生活的追求与现实的无奈,反映了不同的情感基调和时代背景。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刘长卿诗集》

相关查询

金菊对芙蓉 金菊对芙蓉 和锡鬯蟂几吊孙夫人 金菊对芙蓉 悔斋赏菊,怀舟次客江右 金菊对芙蓉 金菊对芙蓉 秋水堂纪事 金菊对芙蓉 偕友游西湖公园参观菊花展览, 时园中木芙蓉盛开。 金菊对芙蓉 东村晚归,喜周铁珊先生下榻舍桴兰若,蒋山老人招同夜话,即席相为倡和 金菊对芙蓉 赠杨亭玉学博,士龙谓陆子恂若,龙眠谓方侍御邵村也。 金菊对芙蓉 金菊对芙蓉·何介夫公子招觞菊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顾小失大 草炭 陈抟 服气吞露 尸字头的字 雷声大,雨点小 瘦骨伶仃 包含泡的词语有哪些 包含糈的词语有哪些 包含塑的词语有哪些 福胙 子字旁的字 面字旁的字 犬字旁的字 明角 铸鼎象物 包含桐的词语有哪些 警乘 馬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