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10:51:2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10:51:29
堂上每云云,金笼久受恩。
思山诚有意,对主忍无言。
性比孤鸾洁,声殊百舌繁。
云林如一去,应喜谢朱门。
每次在堂上听到这样的谈论,心中便思念起恩情如金笼般深厚。
对那高山景致,我心中确有柔情,但面对主人却无言以对。
我的性情比孤独的鸾鸟更加清白,歌声也与那百舌鸟的喧闹截然不同。
如同走出云林,我应该欢喜地告别那朱红色的大门。
范仲淹是宋代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和思想家。他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思想深受后世传颂。范仲淹的诗歌风格兼具豪放与细腻,常常表达对国家和个人命运的深刻思考。
《鹦鹉》创作于范仲淹的仕途生涯之中,反映了他对仕途与个人情感的复杂感受。诗中通过鹦鹉的视角,表达了对自由渴望与对恩惠的感激,体现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挣扎。
《鹦鹉》通过鹦鹉的形象,展现了一种深沉的情感。诗中描绘了鹦鹉在金笼中所承受的恩惠与限制,表现了对自由的渴望。金笼象征着在权力与恩惠背后,所要承受的束缚。诗的前两句通过“云云”与“金笼”对比,突显了鹦鹉内心的矛盾:一方面感激主人给予的庇护,另一方面又因失去自由而感到无奈。
接下来的句子“思山诚有意,对主忍无言”表现了鹦鹉对自然的向往与对主人的无奈,尽管心中充满对山水的渴望,却只能默默承受。诗中提到的“孤鸾洁”与“百舌繁”则通过对比进一步深化情感,表达了鹦鹉的纯洁与外界的喧嚣,突显了其内心的孤独与对清静的渴求。
最后一句“云林如一去,应喜谢朱门”更是表达了当鹦鹉走出朱门时,那份对自由的渴望与欢喜,似乎在暗示诗人对自己处境的深思。整首诗通过鹦鹉的形象,生动地呈现了对自由与恩惠的深刻反思,展现了人性的复杂与无法言说的情感。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表达对自由的渴望与对生活在束缚中的无奈。通过鹦鹉的视角,诗人反思了权力与恩惠的双重性,探讨了人在社会环境中所承受的情感。
诗中“金笼”象征什么?
“性比孤鸾洁”的意思是?
诗人通过鹦鹉表达了什么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