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阮郎归(梅词)》

时间: 2025-04-26 23:31:40

诗句

暗香浮动月黄昏。

堂前一树春。

东风何事入西邻。

儿家常闭门。

雪肌冷,玉容真。

香腮粉未匀。

折花欲寄岭头人。

江南日暮云。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23:31:40

原文展示:

阮郎归(梅词)
作者: 苏轼 〔宋代〕

暗香浮动月黄昏。
堂前一树春。
东风何事入西邻。
儿家常闭门。
雪肌冷,玉容真。
香腮粉未匀。
折花欲寄岭头人。
江南日暮云。

白话文翻译:

在黄昏的月光下,暗香悄然弥漫。
堂前的梅树,正盛开着春天的花朵。
东风为何吹入西邻?
那里的孩子们常常关上门。
她的雪白肌肤冷冷的,容貌美丽如玉。
她的脸颊上香气未曾完全散去。
我想采花寄给岭头的人。
江南的日暮中,云朵轻轻漂浮。

注释:

字词注释:

  • 暗香:指梅花的幽香。
  • 浮动:轻轻飘散。
  • 月黄昏:黄昏时分的月光。
  • 东风:春风,象征着春天的到来。
  • 西邻:指邻居,西边的邻居。
  • 儿家:小孩子的家。
  • 雪肌冷,玉容真:形容女子肌肤如雪般白皙,容貌如玉般美丽。
  • 香腮:指女子的脸颊,因涂抹香粉而带有香气。
  • 折花欲寄:想要折下花朵寄给某人。
  • 岭头人:指的是山岭顶上的人,可能是心爱的人。

典故解析:

  • 诗中所提及的梅花,象征着高洁和坚韧,常与品德、情操相联系。梅花在中国文化中有着深厚的象征意义,常用以表达孤傲不屈的精神。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著名的诗人、词人、书法家和画家。他的诗词兼具豪放与婉约之风,作品广泛涉及政治、社会、生活等多个方面。

创作背景:
《阮郎归(梅词)》创作于苏轼的中年时期,正值他在政治生涯中遭受挫折之时,诗中通过梅花的意象抒发了他对美好情感的向往和对现实的感慨。

诗歌鉴赏:

这首词以梅花为中心,描绘了月黄昏时分的寂静与幽香,营造出一种清新脱俗的氛围。诗的前两句“暗香浮动月黄昏”和“堂前一树春”通过对比,展现了梅花的清香与春天的生机。梅花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常象征着高洁与坚韧,苏轼在此借梅花表达了他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珍视。

接下来的几句“东风何事入西邻”和“儿家常闭门”,则引出了诗人对邻家孩子的思考,似乎暗示着一种生活的孤寂。诗人在描写中反映了社会的冷漠与人际关系的疏离,表现出一种内心的孤独感。

“雪肌冷,玉容真”描写了女子的美丽与清冷,进一步加深了诗的情感深度。女子的美丽与冰冷的肌肤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最后两句“折花欲寄岭头人,江南日暮云”则显露了诗人对心上人的思念之情,寄托着对美好情感的向往与期待。

整首词在意象上丰富多样,通过梅花、东风、日暮等自然景物的描绘,传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思考与情感的寄托。苏轼用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内心的孤独与对美好事物的渴望,使整首词充满了感伤而又不乏希望的情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暗香浮动月黄昏:在安静的黄昏,梅花的香气轻轻飘散,营造出一种宁静的氛围。
  • 堂前一树春:梅树在堂前盛开,象征着春天的到来,给人以生机。
  • 东风何事入西邻:春风吹入邻家,不禁让人思考其背后的意义。
  • 儿家常闭门:邻家的孩子常常关上门,暗示着人与人之间的隔阂。
  • 雪肌冷,玉容真:描绘女子的清冷与美丽,暗示着内心的孤寂。
  • 香腮粉未匀:女子尚未完全妆扮,表现出一种自然美。
  • 折花欲寄岭头人:想将花寄给远方的心上人,流露出思念之情。
  • 江南日暮云:江南的日暮时分,云彩悠然飘动,增添了诗的意境。

修辞手法:

  • 比喻:梅花象征着高洁的品格。
  • 拟人:暗香似乎在月光下轻轻浮动,给人以温柔的感觉。
  • 对仗:如“香腮粉未匀”与“雪肌冷,玉容真”形成对照,增强了诗的美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梅花的描写,传达了诗人对美好情感的追求与对现实生活的思考,表现出一种孤独与思念的情感基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梅花:象征高洁、坚韧的品德。
  • 黄昏:代表着一种宁静的氛围,常与思考、回忆相联系。
  • 东风:象征春天的到来,寓意着生机与希望。
  • 雪肌玉容:象征女子的美丽与清冷,传达了对美好事物的渴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暗香浮动月黄昏”描绘了哪个自然现象?
    A. 太阳升起
    B. 黄昏
    C. 清晨
    答案:B

  2. “东风何事入西邻”中,东风象征着什么?
    A. 冬天
    B. 春天
    C. 秋天
    答案:B

  3. 诗中提到的“雪肌冷,玉容真”描述的是谁?
    A. 梅花
    B. 女子
    C. 诗人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的《如梦令》
  • 陆游的《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诗词对比:
可以将苏轼的《阮郎归(梅词)》与李清照的《如梦令》相对比,探讨两位诗人对梅花、爱情和孤独的不同表达方式。苏轼更多的是通过自然意象表达内心的孤寂,而李清照则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展现对爱情的渴望与追忆。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苏轼诗词选》
  • 《宋代词人研究》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相关查询

洞仙歌 其二 次柳屯田般陟调,仝上 洞仙歌二首 其二 洞仙歌 洞仙歌 冬至夜,书所见 洞仙歌 洞仙歌 题易安填词图 洞仙歌四首 其一 洞仙歌 壬子苏城元夕 洞仙歌 题魏佩芬世妹“花雪婵娟图” 洞仙歌 用坡公韵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包含好的词语有哪些 责有所归 鸳鹭行 一曝十寒 偷空 木牛流马 包含辘的词语有哪些 龙断之登 理治 媚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龝字旁的字 百喙难辞 尣字旁的字 吐铁 玄字旁的字 心肝宝贝 捡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韦字旁的字 女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