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5:44:4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5:44:44
石磴云房隐涧阴,昔年清献此清吟。
凤池人物终难继,花县风流直到今。
三尺翠碑遗墨在,一林寒竹暮烟深。
平生景仰高名久,敢负它时直爱心。
在石阶和云雾环绕的房屋中隐匿着溪水的阴影,
回想往年清献(指赵清献)在这里吟咏清诗。
凤池的风流人物终究难以继承,
而花县的风采却依然流传至今。
三尺长的翠色碑石上还留有他的墨迹,
一片寒竹在夕烟中显得更加幽深。
我一生仰慕他的高名已久,
怎敢辜负当年那份真挚的爱慕之心。
作者介绍:刘子翚,宋代诗人,以其清新脱俗的诗风著称。刘子翚在诗歌创作上继承了前人的传统,同时又融入自己的独特视角,注重自然与内心的结合。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对赵清献的追忆之际,反映了对逝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与对高洁人格的崇敬。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个人情感,表达了对文化传承的思考。
此诗的意境深邃,情感细腻,展现了刘子翚对赵清献的无尽怀念。开篇用“石磴云房隐涧阴”描绘出一幅清幽自然的画面,暗示了诗人与赵清献曾经相聚的美好时光。通过“凤池人物终难继”的叹息,诗人表达了对当代风流人物难以与古人相提并论的无奈,反映出对传统文化的忧虑。接着,“三尺翠碑遗墨在”一句,既是对赵清献成就的肯定,也隐含着对其思想精神的传承。最后两句,诗人表露了自己对清献的崇敬与爱慕之情,恰如其分地展示了对过往时光的感伤与对未来的期许。整首诗结构严谨,情感真挚,既有对生命的感悟,也有对文化的反思,是一首值得细细品味的佳作。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对赵清献的追忆,表达了对传统文化的敬仰与对当代风流人物的失望,同时也流露出对生活过往的深切感怀。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凤池”象征什么?
A. 风流人物聚集地
B. 自然景色
C. 诗人的家乡
“平生景仰高名久”表达了诗人对谁的敬仰?
A. 赵清献
B. 自己
C. 当代人
诗中“寒竹”所表现的情感是?
A. 热闹
B. 孤独
C. 喜悦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