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06:50:5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6:50:59
冬末病中作二首 其二
胸中有一物,旅拒复攻击。
向下还上来,唯疑是肺石。
山童顽且小,用之复何益。
教洗煮茶铛,雪团打邻壁。
宛转无好姿,裴回更何适。
庭前早梅树,坐见花尽碧。
屋老多鼠窠,窗卑露山脊。
近来胸中物,已似输药力。
微吟复微吟,依稀似庄舄。
胸中似乎有个东西,旅途上的抵抗又不断来袭。
向下又向上,唯恐是肺中的石头。
山中的小童顽皮且年幼,用他有什么用处呢?
只教他洗煮茶壶,雪团打邻居的墙壁。
转来转去没有好姿态,徘徊不定又有什么意义?
庭前的早梅树,坐着一看花已经凋零只剩碧色。
屋子老了有很多老鼠窝,窗子低矮露出山的脊梁。
最近胸中的东西,似乎已被药力所消解。
轻声吟唱又轻声吟唱,依稀似庄子与舄子。
作者介绍:贯休(约830-912),唐代诗人,字景韶,号无可,晚号归人,因其在诗歌、书法、绘画等方面的成就而受到后世的瞩目。他的诗风多变,常常融入禅意,富有哲理性。
创作背景:这首诗是在冬末时节,诗人因病在家中所作,表达了他在病痛中思考生命、健康与自然的感受,同时也反映了他对生活的无奈与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贯休的《冬末病中作二首 其二》以清新自然的语言描绘了他在病中的感受,诗中透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哲思。诗的开头,诗人用“胸中有一物”点出自己身体的不适,接着借用“旅拒复攻击”形象地描绘出病痛的反复与困扰,似乎在不断地与身体内部的病痛作斗争。接下来的“唯疑是肺石”,则暗示了他对病情的担忧,肺石的隐喻也让人感受到生活的沉重。
而后,诗人转向对小童的描写,显现出一种对无聊生活的无奈与嘲讽。“教洗煮茶铛,雪团打邻壁”,暗示着生活中琐碎而无意义的活动,显示出他在病中对生命的思考与反思。最后几句中,诗人回顾外界的变化,庭前梅树的花已尽,屋内鼠窠增多,像是在暗示着生命的无常与时间的流逝。
整首诗的结构松散而自然,情感真挚,既表现了对病痛的无奈,也流露出对生命的深刻思考。贯休通过细腻的描写与深邃的哲理,让读者感受到他在病痛中对生命的感悟与对自然美的向往。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诗中反映了病痛与生命的无常,表达了诗人在病中对生活的无奈与对自然的感悟,折射出一种哲学的思考。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肺石”象征什么?
A. 生活的美好
B. 身体的病痛
C. 自然的美丽
答案:B
诗人如何描述生活的琐碎?
A. 用梅树比喻
B. 描述茶壶的使用
C. 讲述与邻居的关系
答案:B
诗中“山童顽且小”的意图是什么?
A. 表达对童年的怀念
B. 反映生活的无奈
C. 描述童年的快乐
答案:B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