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瑞鹧鸪(京口有怀山中故人)》

时间: 2025-04-30 01:06:05

诗句

暮年不赋短长词。

和得渊明数首诗。

君自不归归甚易,今犹未足足何时。

偷闲定向山中老,此意须教鹤辈知。

闻道只今秋水上,故人曾榜北山移。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01:06:05

原文展示:

瑞鹧鸪(京口有怀山中故人)
作者: 辛弃疾

暮年不赋短长词。
和得渊明数首诗。
君自不归归甚易,
今犹未足足何时。
偷闲定向山中老,
此意须教鹤辈知。
闻道只今秋水上,
故人曾榜北山移。


白话文翻译:

在暮年时我不再作那短长的歌词,
只是和陶渊明的几首诗作了和唱。
你自己不归来,归来却是简单的事,
如今仍然觉得不足,那又要等到何时呢?
我偷偷地想要在山中老去,
这个心意要让那些仙鹤知道。
听说现在秋水正上升,
旧友曾经在北山上挂榜求官。


注释:

字词注释:

  • :作诗、写词。
  • 短长词:短诗与长诗,指诗的体裁。
  • 渊明:陶渊明,东晋著名隐士,诗人,提倡归隐生活。
  • :返回,回家。
  • :足够、满足。
  • 偷闲:寻找闲暇时间。
  • 鹤辈:指仙鹤,这里象征长寿的隐士。
  • :挂榜,古代科举考试或求官时的做法。

典故解析:

  • 陶渊明:指陶渊明的隐逸思想和田园诗,表达诗人对归隐生活的向往。
  • 北山:或指古代的一处名山,这里有旧友曾在此求官的典故。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辛弃疾(1140年-1207年),字幼安,号稼轩,南宋著名词人,政治家,军事家。他的诗词以豪放激昂和清新自然著称,常常表达对国家和人民的关切,以及个人的理想追求。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辛弃疾晚年时,他在经历了多次政治失意后,逐渐向隐逸生活倾斜。诗中表达了他对故人和隐居生活的怀念与向往,反映出他对人生短暂、归属感缺失的思考。


诗歌鉴赏:

《瑞鹧鸪》是一首充满感慨的诗作,辛弃疾在这首诗中通过对暮年时光的感慨,以及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传达了他内心深处的孤独与失落。诗的开篇提到“不赋短长词”,表明他对创作的倦怠与无奈,这与他早年间的豪情万丈形成鲜明对比。接着,诗人提到与陶渊明的和诗,暗示他对归隐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君自不归归甚易”,这句透露出对故人的思念与期盼,然而同时也流露出一种无奈,似乎在暗示故人并不会回归。在这种情感的交织中,诗人又表达了自己“偷闲定向山中老”的愿望,他渴望在山中寻找一份安宁,享受恬淡的隐居生活。

最后两句“闻道只今秋水上,故人曾榜北山移”,不仅描绘了秋水的自然美景,更是对故人现状的追忆与怀念,仿佛在诉说着时间的无情与人生的变迁。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自然意象的结合,展现了辛弃疾内心深处对归属感的渴望与对人生的深刻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暮年不赋短长词:在暮年时不再作短小长篇的诗词。
  2. 和得渊明数首诗:与陶渊明的诗作几首进行了和诗。
  3. 君自不归归甚易:你自己不回家,归来却是容易的。
  4. 今犹未足足何时:如今仍然觉得不足,那又要等到何时呢?
  5. 偷闲定向山中老:我偷偷地想在山中安度晚年。
  6. 此意须教鹤辈知:这个心意要让那些仙鹤知道。
  7. 闻道只今秋水上:听说现在秋水正在上涨。
  8. 故人曾榜北山移:旧友曾在北山上挂榜求官。

修辞手法:

  • 比喻:将“鹤辈”作为隐士的象征,表达对长寿与清净生活的向往。
  • 对仗:诗中多处使用对仗的修辞,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反映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表达了对故人的思念,以及对人生短暂的感慨。通过自然意象的描绘,诗人传达了对安宁生活的渴望,以及对自我理想追求的坚持。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暮年:象征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无常。
  • 山中:隐喻宁静与安逸的生活。
  • 秋水:象征生命的变化与自然的轮回。
  • 故人:代表人与人之间的情感联系与思念。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瑞鹧鸪》的作者是谁?
    A. 李白
    B. 辛弃疾
    C. 杜甫
    D. 苏轼

  2. 诗中提到的“渊明”指的是哪位诗人?
    A. 王维
    B. 陶渊明
    C. 白居易
    D. 李贺

  3. “偷闲定向山中老”表达了诗人对什么生活的向往?
    A. 繁华的城市生活
    B. 安逸的隐居生活
    C. 追求名利的生活
    D. 游历四方的生活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饮酒》(陶渊明):表达隐逸生活的理想。
  • 《山中问答》(王维):反映对山林生活的向往。

诗词对比:

  • 辛弃疾的《瑞鹧鸪》与陶渊明的《饮酒》都表达了对归隐生活的向往,但辛弃疾的诗情感更为复杂,包含了对故人的思念与现实的无奈;而陶渊明的作品则更为直接,展现了对田园生活的热爱。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辛弃疾词全集》
  • 《陶渊明诗集》
  • 《宋诗选注》

相关查询

入阁 寄南浦谪官 自贻 为户部李郎中与令季端公寓止渠州江寺偶作寄献 予尝有雪景一绝为人所讽吟段赞善小笔精微…诗谢之 温处士能画鹭鹚以四韵换之 试笔偶书 渭阳楼闲望 送人游边 江宿闻芦管(商船小童善吹)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风前月下 田字旁的字 敏济 赏恤 比肩迭踵 遗遗 撇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一字旁的字 靑字旁的字 韦字旁的字 鹰犬塞途 車字旁的字 夷届 伐杀 无庸置疑 弃末反本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