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01:06:0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01:06:05
瑞鹧鸪(京口有怀山中故人)
作者: 辛弃疾
暮年不赋短长词。
和得渊明数首诗。
君自不归归甚易,
今犹未足足何时。
偷闲定向山中老,
此意须教鹤辈知。
闻道只今秋水上,
故人曾榜北山移。
在暮年时我不再作那短长的歌词,
只是和陶渊明的几首诗作了和唱。
你自己不归来,归来却是简单的事,
如今仍然觉得不足,那又要等到何时呢?
我偷偷地想要在山中老去,
这个心意要让那些仙鹤知道。
听说现在秋水正上升,
旧友曾经在北山上挂榜求官。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辛弃疾(1140年-1207年),字幼安,号稼轩,南宋著名词人,政治家,军事家。他的诗词以豪放激昂和清新自然著称,常常表达对国家和人民的关切,以及个人的理想追求。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辛弃疾晚年时,他在经历了多次政治失意后,逐渐向隐逸生活倾斜。诗中表达了他对故人和隐居生活的怀念与向往,反映出他对人生短暂、归属感缺失的思考。
《瑞鹧鸪》是一首充满感慨的诗作,辛弃疾在这首诗中通过对暮年时光的感慨,以及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传达了他内心深处的孤独与失落。诗的开篇提到“不赋短长词”,表明他对创作的倦怠与无奈,这与他早年间的豪情万丈形成鲜明对比。接着,诗人提到与陶渊明的和诗,暗示他对归隐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君自不归归甚易”,这句透露出对故人的思念与期盼,然而同时也流露出一种无奈,似乎在暗示故人并不会回归。在这种情感的交织中,诗人又表达了自己“偷闲定向山中老”的愿望,他渴望在山中寻找一份安宁,享受恬淡的隐居生活。
最后两句“闻道只今秋水上,故人曾榜北山移”,不仅描绘了秋水的自然美景,更是对故人现状的追忆与怀念,仿佛在诉说着时间的无情与人生的变迁。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自然意象的结合,展现了辛弃疾内心深处对归属感的渴望与对人生的深刻思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反映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表达了对故人的思念,以及对人生短暂的感慨。通过自然意象的描绘,诗人传达了对安宁生活的渴望,以及对自我理想追求的坚持。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瑞鹧鸪》的作者是谁?
A. 李白
B. 辛弃疾
C. 杜甫
D. 苏轼
诗中提到的“渊明”指的是哪位诗人?
A. 王维
B. 陶渊明
C. 白居易
D. 李贺
“偷闲定向山中老”表达了诗人对什么生活的向往?
A. 繁华的城市生活
B. 安逸的隐居生活
C. 追求名利的生活
D. 游历四方的生活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