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9 00:27:5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9 00:27:51
题六和塔
李沆
经从塔下几春秋,每恨无因到上头。
今日始知高处险,不如归卧旧林丘。
这首诗的意思是:我在塔下经过了好几个春秋,总是怨恨没有机会登上塔顶。今天才明白,高处是多么的危险,倒不如回去卧在旧日的林丘之上。
“六和塔”位于杭州,是古代著名的塔之一。它与诗人李沆的游历和人生哲学有关。诗中提到的“高处险”可以理解为对权势和名利的警惕,塔的高度象征着人们对远大理想的追求,但同时也暗示着其中的风险和孤独。
作者介绍:李沆,字君谟,号云溪,南宋时期的诗人,才华横溢,诗风清新自然,擅长描写山水之美,对自然有敏锐的观察力。
创作背景:这首诗创作于李沆游览六和塔时,表达了他对人生和理想的思考。在经历了岁月的沉淀后,他意识到高处的荣耀也伴随着孤独和危险,最终选择回归自然的宁静。
李沆的《题六和塔》是一首简洁而深刻的诗。诗中通过个人的经历反映出对人生理想的思考。开篇描绘了在塔下经历的春秋,时间的流逝带来的是对人生选择的反思。诗人在感慨未能登塔的遗憾中,更多的是对人生意义的追寻。
“今日始知高处险”一句,突出了他对攀登高峰的重新认识。在追求理想的过程中,许多人往往忽视了成功背后的艰辛和风险,而李沆却在此时领悟到高处的险恶,表现出一种成熟的思维方式。最后的“归卧旧林丘”则传达出对自然、平淡生活的向往,令人感受到一种淡泊明志、宁静致远的生活态度。
整首诗以简练的语言表达了深邃的哲理,李沆在这里展现了独特的个性和对人生的深刻理解,给人以深思。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高处险”是指什么?
“归卧旧林丘”表达了诗人的什么心理?
诗中“几春秋”强调了时间的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