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2:44:4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2:44:45
甘草子
作者: 汪东 〔清代〕
春尽。叶底风回,簌簌飘花粉。
浅醉不成眠,强起还余困。
边塞惯闻悲笳引。
料镜里也疏青鬓。
或许凉秋归有信。
柰此时沈闷。
这首词写春天即将结束,微风在树叶间回旋,花瓣纷纷飘落。酒喝得浅酌未醉,强迫自己起床仍感到困倦。习惯了在边塞听到悲伤的笳声,想必镜子里映照出的是鬓角已渐稀疏的苍老。或许凉爽的秋天会带来一些信音,但此时的我却感到无比沉闷。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汪东,清代诗人,生活于社会动荡的时代,诗风多表现个人的情感和对人生的思考,常用细腻的笔触描绘自然景象与内心感受。
创作背景:
此词创作于春末,诗人借春尽之景抒发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以及对秋天的憧憬与期待,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动荡和个体的无奈。
《甘草子》以春尽之时的景象为背景,展现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受和对生活困境的思索。开篇描绘了春天结束时的自然景象,微风轻拂,花粉飘落,给人一种宁静而又略带忧伤的氛围。接着,诗人表达了浅醉后的困顿,强迫自己起床却依然感到困倦,这种无力感与春天的离去形成鲜明对比。
诗中提到的“边塞惯闻悲笳引”,不仅是对个人经历的回忆,也隐喻了战争带来的离愁与悲伤。随之而来的“料镜里也疏青鬓”,更是对自身老去的感慨,镜子内的影像映照出内心的沉重与无奈。
最后一句“柰此时沈闷”,将整首词的情感推向高潮,表达了诗人对当下情境的无奈与沉重。这种对时光流逝和人生苦闷的深刻思考,使得《甘草子》在清代诗词中别具一格,令人感同身受。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春尽景象,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对人生困顿的思考,以及对未来的期待与无奈。它传达出一种深沉的孤独感,反映了诗人对生活的敏感与思索。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选择题
Q1: 诗中提到的“悲笳引”指的是什么?
A. 欢乐的音乐
B. 悲伤的笳声
C. 舞蹈的声音
D. 自然的风声
答案:B
填空题
春尽时,诗人感到__,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无奈。
答案:沉闷
判断题
该诗表现的是对春天的喜悦。
答案:错误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对比汪东的《甘草子》和李白的《月下独酌》,两者都表现了对人生的感悟,但汪东更注重内心的沉闷与孤独,而李白则强调饮酒作乐的豪情与洒脱,展现了不同的情感基调。